中国古代名将成千上万,关羽作为一个兵败身死的武将最后却被尊为“武圣”,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武将、忠臣、义士、财神到“关圣帝君”,关羽的文化符号逐渐升级,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神化轨迹。自三国时代起,官方的宣扬与民间的崇拜使“关公”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最佳原型,千秋万代履行着中华民族道德先驱与文化榜样的职责。
历史上关羽文字记载不多,《三国志》曾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后世流传无数经典战役,包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实际上其中大部分是《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或虚构而来。民间也认为“吕布、马超、典韦”武艺都在关羽之上,后世以其为武将标志,主要是因为书中把他描绘为文武兼备,是少数能独自镇守一方的大将。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其“忠诚”的推崇有关,历代君王都会赐关羽封号,借此宣扬忠君思想,有益于对下属乃至百姓的统治。
忠臣之外,关羽更为普通人敬仰的是超越政治的“讲义气”。曹操曾赞“云长真义士也!”,他用尽金银女色爵位均不能打动关羽“降曹”,关羽曾叹道:“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如此做法使曹操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其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此后,关羽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最终还在华容道冒违军令状杀头之罪,放走曹操,有恩必报的态度使其忠义形象深入民心,其“义举”也恰好符合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信条。
人们喜欢以高大的雕像歌颂英雄,在河南许昌,就坐落着一尊全球最大的关羽石雕塑像,该塑像高26米,重量超过3000吨。而在去年,中央美院学生毕横在京展示他的毕业作,以解放车部件拼凑出9.7米高的关公像。这两尊传统和后现代雕塑的碰撞,凸显大众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对英雄的敬仰。
关羽的形象经过文艺作品与统治阶级的一步步“加工”,逐渐成为仁义智勇礼信的化身,“关帝庙”自宋代开始在民间日趋增多,因民间流传关公保佑卫尽忠尽义之人,而这样的信条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们必备的美德,所以儒释道等宗教均将其作为神灵供奉,没有信仰冲突,关公的形象更加显赫。除了原先供奉关公的军人、武师外,其他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其中,商人以拜关羽像昭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义守信不背叛承诺。
此外,据称关公像朝向大门,既可招财进屋,又可镇守门户,阻挡外邪。日久经后人神化,渐有“武财神”之名(历史上有武财神赵公明关云长,文财神范蠡比干)。关羽在成为“财神”前,更倾向于是统治阶级、军人好汉、知识分子崇拜的对象,在其宗教化与财神化后,才更贴近普通百姓,历久不衰。
综合以上身份,关羽文化符号的演变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经历代朝廷褒封,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封其为“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成为“关圣帝君”。清朝,光绪皇帝奉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统治阶级如此推崇,民间关帝庙愈加兴盛,至今两岸三地,海外华侨,整个东南亚乃至西方国家均存在对关公的膜拜。关羽因凝聚着勇、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美德,俨然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德威克曾表示,“我尊敬这位大神,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如果人人都像关公一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