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姓孙?菩提祖师怎么取名的

   2020-11-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四大名著之所以为四大名著,就是因为作品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还有很强的思想性。在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演义》战略层面最高,《红楼梦》在兼具思想性的同时艺术性最足,《水浒》则在人物描写方面无出其右。那么,《西游记》最大特点是什么呢?他为何能被列

四大名著之所以为四大名著,就是因为作品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还有很强的思想性。在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演义》战略层面最高,《红楼梦》在兼具思想性的同时艺术性最足,《水浒》则在人物描写方面无出其右。那么,《西游记》最大特点是什么呢?他为何能被列为四大名著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游记》在所有小说当中,思想境界最高,须通释儒道。因此,把《西游记》称作哲学巨著也不为过,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一个思想宝库。

我们知道,《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其实不是唐僧,它是假借了玄奘取经的故事,重点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人物,并最终以“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而结束。相比其他佛,斗战胜佛可能更容易被人所理解,因为斗战胜就是跟自己斗,然后战胜自己,最后成佛。

既然我们知道了《西游记》是一部思想巨著,那么第一主角的名字定然不是随便取来的。所以,“孙悟空”为什么姓“孙”名“悟空”定有大讲究。那么,孙悟空为什么姓“孙”?而不是姓赵、姓李或姓张呢?又为什么一定叫“悟空”呢?

其实,秘密就在原著当中,只是作者安排巧妙,将真谛隐晦于文字之中了。在进行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将原著文字列在下面,以便于我们进行解读和读者进一步对照理解。

原文: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祖师问猴王,你姓什么?猴王回答“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此处,祖师为何问姓?古时候,别人打听名姓或自报家门,往往答姓甚名谁来自哪里,祖上若有威名往往还要报祖籍哪里和祖宗名姓,这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祖上的尊重。问姓就是问来历。而此处问姓,则是假借问猴王之来历,来问猴王对心性来历的理解,是否明心见性。菩提祖师依据“姓”字来引出“性”之究竟、来历,猴王自然无法理解真意,故答非所问。猴王将祖师假借问“姓”问其对“真性”的参悟,猴王却理解为脾性之“性”。他说自己没“性”,也就是没有所谓“脾性”,别人骂或打都不会气恼和生气,对方赔个礼就行了,长这么大也没啥脾气。这里的脾气、脾性,其实就是代表人的“贪、嗔、痴、慢、疑”的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之障。

猴王这么回答,也并非没有缘由,这里作者是在向读者表述这样一个思想,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始虽未入得俗世,但已开始被六尘所染,自然无法明心见性地悟得万法本空之真谛。猴王虽自称未被“贪、嗔、痴、慢、疑”所缠所绕,实则已被六尘所迷而不自知。猴王的回答,正是在说人初之态。

为什么此时的猴王被作者暗示为“人之初”?其意是猴王仍未入得俗世,这犹如初生之婴儿。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之“善”,《说文》曰:“善,吉也!”人初之善,是简单、纯净之吉祥、美好。在《易经》中的“蒙卦”即有此意。此时的猴王,学了人言、人礼,未入俗世,自然与“人之初”无异。此处作者在暗示,人之初均性善,虽未入世俗,未被俗世所染,但已被六尘所染。虽然不怒不恼,无有“贪、嗔、痴、慢、疑”,却也难以明心见性。

所谓赔个礼就罢了,正说明猴王已脱兽性,已具人性。为何必须阐明猴王脱了兽性,有了人性?因为只有人方有佛性,猴王只有成人,得人之灵方有佛性。否则不懂礼自然为兽,兽自然无有佛性,那自然也就无法开悟。没有开悟之根基,本书也就写不下去了。

祖师知猴王不解,继续问:“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虽聪慧,但已被六尘所染(所谓六尘,即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色、声、香、味、触、法是也),并未开悟,故对菩提祖师之问涵义仍流于表面,认为是问自己来历。于是就如自己理解回答:“我也无父母。”祖师知难促其立刻明心见性,只能迂回点拨。于是接着问:“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祖师这句问话也颇有深意,是继续对猴王开悟的一次引导。

中国古代历法纪年中,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五行关系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排序中单数位甲、丙、戊、庚、壬为阳性,双数位乙、丁、己、辛、癸为阴性。把一年四季、十天干、五行和方位对应是:春季甲乙东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猴王诞生在哪里?“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易经》有述,东方为震、为木,乃阳气始生之地,东方花果之木之地诞生的猴王,菩提祖师即借喻说“想是树上生的”来点化猴王。猴王仍不解,答曰:“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此时菩提祖师知道虽未完全点透,但猴王不但如实回答,且也算是开始上道了。于是,祖师就顺着说:“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可不是吗?无论树上生还是石里长,可不都是天地生吗?此处祖师点到猴王乃天地所生,理解到这个层面已经够了。

再接下来,祖师就要给猴王立姓起名了。这个立姓起名可不是随便立一个姓和随便起一个名,而是要猴王自己按名姓去历练、参悟,最终得道,悟透成佛。所以,当猴王按祖师说的走了两遍,祖师称其像个“猢狲”(猢狲即猴子),于是依其形取其姓。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为什么不能姓“猢”,祖师已经解释,原因是“猢”字去了兽旁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老阴(老阴者,易之四象老阳、少阳、老阴、少阴之一也),老阴是阴之极,不通阳气,自然是不能化育的,到了阴中有阳的少阴,当阴中有了阳生,才能开始化育。不能化育意味着不通灵气,不能进化,也就是不能参悟。因此,自然是不能姓胡。于是,就取了“猢狲”中的“狲”字。“狲”字之所以去兽旁,原因如上述,即猴王已脱兽性,有了人性,故用人姓。

“孙”字,古代通“逊”字。《说文》有云,逊,遁也。遁有隐、迁变之意。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此处的孙,其隐意就是隐忍、变通,只有悟通、悟透,方能悟空。当然,表意此处祖师已阐明,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更直白点说,就是子小就是小婴儿,婴儿正是人之初生,此恰和猴王初入人世契合。初入人世,不断地暗自努力迁变、精进,自然能从一个开始被六尘所染的初入人世之婴儿,修炼成佛。

当然,这里也在说明,要出世须先入世,入得方能出得,能出能入方能无出无入,方能悟得真空,悟得妙有,方得大自在。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孙”字乃人之初始,“空”中有人之终始,此乃“空而不空”;“悟空”则为终究是空,此乃“不空而空”是也。

猴王得了姓后,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

为什么祖师给出一个“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字?所谓广大智慧即般若智,所谓般若智即般若波罗蜜多智,佛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更直白点说,就是大觉悟后,能够参透、了脱生死,超脱一切的无上智慧,是明心见性后的根本性智慧。那么,这样的智慧在哪里呢?在“真如性之海”中。所谓真如之性,即人之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分别之本来面目,是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即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是也。真如之性,犹如海一般广大,它就是广大智慧产生的源泉。那么,这一切又怎么得来呢?就是通过“颖悟”才能“圆觉”。“颖”者,禾之末也,如麦芒之类也。所谓“颖悟”,就是如麦芒一样敏锐地觉悟。只有通过这样的觉悟,最终才能达到“圆觉”境界,“圆觉”境界就是无上觉,也就是“广大智慧”的状态。要达到这一切,难脱一个“悟”字,所以祖师说“排到你,正当‘悟’字”。而且,猴王既然已开始入得人世,要想超脱人世而出世,出得还能入得,入得还能出得,出入自由,无出无入,自然也是“悟”字当头。而要真正实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彻大悟,非了然于一切事物均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这种和合而成又必然最终幻灭,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和无常的,也都是虚相而已,终究是空。悟得真空,方能了却生死。所以,就叫“悟空”。

猴王在得姓和得名后,两次大叫“好,好,好!”此三好为天好,地好,人好!大彻大悟方得真好!方能参透真空而悟得妙有。所以,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西游记》第一章的最后,为了避免读者执着于空相而陷入“顽空”之境,故特别强调要打破“顽空”则必须“悟空”。悟得真空,悟得妙有,方能打破顽空。

所谓顽空,佛语是指无知无觉、无私无为的虚无境界,这种顽空是一种执着,执着于空就成顽空,就被这“空”之虚相所迷,就有了断灭意,自然难得真空之意。所谓真空,既悟得一切有为法皆空,但又不执著于所谓“空”,这个不执着就有了“妙有”。道教陈抟老祖对顽空有一个解释,顽空就是“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那么,该如何打破执着于空相,就得去悟“空”,只有悟得“空”之真意,不再执着于空与不空,不再追求空余不空,从而透彻地悟到“空”和“有”的对立与辩证,悟透“真空”和“妙有”的有机统一,方能真的得道,成佛。

当然,所谓“得道”、“成佛”也不过是一相,执着于“得道”必难得道,执着于“成佛”必无佛可成;实则是得无所得,成无所成,不得而得,不成而成,方为真得道,真成佛。

 
标签: 孙悟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悟空其实是有个克星 他的克星是谁?
    读完整部《西游记》后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那就是为何孙悟空刚刚崛起的时候,能够大闹天宫,有种天下无敌的威势,但是等到了后来保护唐僧取经的时候却很少有他能够单独解决的妖怪,基本上都要跑东跑西的找人帮忙,实在是有损他在之前建立下的声誉。首先我
    12-30 孙悟空
  • 《西游记》高级白领孙悟空有升迁的可能吗
    在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里,孙悟空也算是个高级白领了,他的位置仅次于唐领导。而且,他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黑道白道陆路通,样样都能hold住。那么像他这样的人,有升迁的可能吗?呵呵,恐怕没有这个可能吧。一、孙悟空形象不好。他长着一副雷公
  • 西游中唯一能破孙悟空金刚不坏之体的妖怪是谁
    自从误打误撞修成了金刚不坏之体后,孙悟空对自己的强横的身体就非常自信,非常满意。相比全身,孙悟空的头最为强悍,号称铜头铁脑。当年,猪八戒声称自己的钉耙可以破铜头铁脑,孙悟空很潇洒地站那儿不动,随便猪八戒乱筑,最终毫发未伤。后来,毒敌山琵琶洞
    12-29 孙悟空
  • 孙悟空在仙界的地位有多高 把老寿星当小弟
    第143章、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那些故意把坐骑、童子放纵下界,祸害百姓、阻碍取经的仙界大能,孙悟空深恶痛绝。于是,当得知是观音让老君派金角银角下界,孙悟空恶毒诅咒“活该她一世无夫!”;当得知是弥勒佛放纵黄眉怪下界,孙悟空当面不敢如何,背后却放
    12-28 孙悟空
  • 金庸爱《西游记》 令狐冲韦小宝皆有孙悟空特点
    金庸曾谈到“俗文学中有极高品味者”,所举例证,便是“《西游记》、宋词、元曲等等”。像他的创造者金庸一样,韦小宝也是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当日在五台山上,韦小宝跟双儿讲到的,就是“唐僧和尚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第四十回,乌鸡国国王
  •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最后?西游记七大圣是谁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名最后?在《西游记》中,但凡出现的妖怪,几乎都有来历和去处,但是唯有花果山结义的七兄弟十分神秘,其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以外,其余五兄弟均只出现过一次,没有来历,没有结局。七大圣首次登场在《西游记》第三回——他(孙悟空)
  • 谁是西游记中最萌的小妖?他能识破悟空
    最近咱一直在聊唐唐的故事,小伙伴们的反响也很大。但是,很多朋友却并不理解小编的本意,总想从我们的故事中去找点所谓的“小编不懂而我懂”的自豪感。其实,这是小看了我们这个专题的意义。这本来就只是一部神话故事而已。别说小编了,就算是吴老先生所写也
  • 揭秘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感情的小船是怎么翻的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重要桥段,其间唐僧的糊涂、八戒的阴损、悟空的被逐,让人印象深刻,而大反派白骨精因为本领太过低微,反而被沦为死跑龙套的背景帝。唐僧是个七情炽烈、六欲旺盛的正常人,除了发型,其他和芸芸众生没什么不同,所以被白骨精迷惑完全正
  • 孙悟空前身隋唐已现 猴行者非《西游记》首创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们喜爱的猴子。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
  • 揭秘西游记中猪八戒为何看不起孙悟空?
    尽管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本事比猪八戒大的很多,孙悟空看猪八戒笨手笨脚,常常以呆子来称呼他。可在猪八戒的眼里,孙悟空其实也有短板。那就是出身不好,猪八戒恼怒孙悟空的时候,常常称呼他为弼马温,或孙猴子。骨子里猪八戒总是看不起孙悟空。猪八戒为何看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