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领袖孙可望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人

   2020-03-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明朝末期,在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政治举措下,各种矛盾日益如初,在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人民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宣战,一时之间,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这段长达二十年的由农

在明朝末期,在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政治举措下,各种矛盾日益如初,在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人民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宣战,一时之间,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这段长达二十年的由农民占据主导的事件被称为明末农民起义。

在这场起义运动中,涌现出了李自成,张献忠等著名将领。而在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军中,孙可望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将领。孙可望的本名叫孙可旺,是陕西延长县人氏,字茂堂,号莲山。他从小就跟着张献忠生活,因此很受张的喜爱,还把他收为了养子,让他改姓张。在孙长大之后,他的勇猛,狡诈和随机应变的特点便显现了出来,在军队中有“一堵墙”的称号。在1644年的八月份,张献忠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自然孙可望也跟着加官进爵,被封为平东将军和监军。在张献忠因中箭而死之后,他联合李定国南下攻占了云南贵洲一带,坚持抗击清朝。后来因与李产生矛盾,爆发了大战,因属下的倒戈而最终失败,只得向清军俯首称臣,直到1660年逝世。

纵观孙可望的一生,他先是跟着张献忠四处征战,在张死后因欲求不满而反叛,失败之后降清,出卖了永历朝廷,最终导致了永历政权被清军彻底消灭。如果不是他的叛变,清军未必就能这么轻易地打败永历,而历史可能就会彻底改变了。

孙可望剥皮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经常有很多惨无人道的惩罚方式来惩处那些犯了律法的人或者是惹恼了掌权者的人。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的“满清十大酷刑”,其中包括了腰斩,车裂,凌迟等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残酷刑罚。这些酷刑的主要特点应该是不会让人很快死去,而是让人在受尽痛苦和折磨之后慢慢地死去,可以说比砍头要严重得多。

这其中跟凌迟处死所受的痛苦程度相近的一个是剥皮了。剥皮这种刑罚一开始不在官方对犯人的处罚方式之中,应该是后来才加进去的。剥皮这种刑罚,处理方式应该是从脊椎开始动手,先用一刀把背部的皮肤砍成两半,然后慢慢地分开皮肤跟肌肉,剥的时候就像蝴蝶伸展双翅那样地撕开来。还有另一种剥皮的方式是把人除了脑袋之外的部分全部埋在土里,然后在头顶上用刀切成十字型的伤口,把头皮拉开之后向里面灌水银。因为水银的比重很重,这样一来皮肤跟肌肉逐渐分离,身体会从肛门处整个跳出来,而皮就留在了土里面了。

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方式在史书中有记载。比如说明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张献中的部下同时也是他的养子的孙可望,在投降南明政权之后就曾经对不少人使用过剥皮这种处理方式。有一次身为御史的李如月向永历皇帝弹劾孙,但是永历帝可不敢惹恼这个秦王,于是打了李四十大板。但是这件事被孙可望知道之后,他勃然大怒,马上命人剥了李的皮。李如月也是一个硬骨头,他被剥皮的时候还不屈不饶地痛骂孙是一个奸臣和反贼,至死都不曾向孙求饶。

经历了历史的千百年来的积淀,这些酷刑到现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启示。

孙可望之死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史中,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被我们所崇敬和称颂,他们或是戎马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功勋;或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但是除了英雄人物之外,也会有一些奸臣逆子遗臭万年,他们或是野心勃勃,妄想推翻皇帝统治,自己成为天下之主;或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干一些大逆不道的丑事。

而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张献忠的部下同时也是他最大的养子的孙可望就是这样一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人。正是因为孙可望在1657年向清军投降,并向清军详尽吐露西南三省的情况,才使清军能即使调整战略,并最终一举歼灭了南明政权。而孙这个叛徒叛徒因为在剿灭南明的过程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因此加官进爵,被册封为义王,成为了当时清军中显赫一时的大人物。虽然说孙可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势和财富,但是作为一个叛徒之身,要想得到皇帝的重用和信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关于孙可望之死,在历史上是一件颇有争议的事情。公元1660年11月20日,孙可望死亡。而关于他的死因,官方的说法是因病去世。但是这一事却有很多疑点。在某些野史中说他其实是被乱箭射死的,还有人认为他是被清廷赐毒酒毒死的。她到底是怎么死的,现在虞姬很难确定了,但是他不是病死而是其他的原因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历史就是这样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你可以因为英雄事迹而闻名,也可能因为投降卖国而臭名远扬。

 
标签: 起义军 孙可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之乱导火索人物 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
    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本来是个没能考中举人的秀才,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有着青绿色的眼睛年轻的容貌,手上握着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把张角叫到一个山洞中,传下太平要术三卷。当时,南华让张角向天下宣传教
  • 解析隋末起义军中的薛举为什么反唐?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这股势力在唐朝建立初期,成为了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明确划分进唐朝版图仅有关中、河东一隅,大部分地区仍在地方割据势力的掌控范围之内,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和割
    12-27 起义军
  • 项梁简介 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项羽之叔父
    项梁。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项氏的后裔,项燕的儿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在反秦战争中为秦将章邯所败,战死。①早期:项梁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至吴中。项梁在吴中威信颇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
  • 汉奸府里的起义军 通县起义击毙中佐歼灭500日军
    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日军唆使下,在通县宣布“独立”,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自任委员长,“负军政一切责任”,张庆余、张砚田、池宗墨等为委员。殷汝耕“政府”的“部队”主力,是1935年5月奉国民党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命令开入冀东
  • 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
  • 王莽改革激怒了谁 地主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占71%
    “苍天!你已将天命授予我,但为什么不替我消灭反贼!如果是我有大错,就请用雷电击死我吧!”如此哀号的人是西汉末年的王莽,在四周义军纷起、逼近国都时,他不知道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只好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举行祭天大典,痛哭流涕地叙述自己做皇帝
  •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军为何能走上神坛
    农民起义军为何能走上神坛?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谁是农民起义军?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古代史,曾出现过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军,从秦末陈胜、吴广的大泽乡农民起义军到东汉张角兄弟的黄巾起义军,从隋末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到唐朝的黄巢农民起义军,从明朝末年
  • 杜弢简介 西晋荆湘地区巴蜀起义军首领杜弢生平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举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后为醴陵令,流民共推为主,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降,杜弢部因败而互相猜忌,降晋者日增。后与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战。王真被陶侃
  • 李密杀死翟让:隋末瓦岗起义军的一次力量整合
    李密本是杨玄感的部下,杨玄感起兵造反失败后,李密开始了逃亡的生涯,后来投奔了瓦岗军。因为李密善于谋略和用兵,得到了瓦岗军首领翟让的赏识和重用。他说服翟让,率领七千精兵攻下隋朝的重要粮仓———兴洛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由于李
  • 史上从起义军军帐走上皇帝龙床的风流女人
    从起义军军帐走到皇帝龙床的风流女人,然而,这个女人却有姓无名,人们称她为刘氏,只因为她不凡的人生经历,才使她载入历史春秋。说起来,刘氏原来也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只因为一场战乱,才使她陷入放荡纵欲、难以自拔的深渊。她的父亲原是唐朝时的蓝田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