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形象,让《宋史》、民间小说、甚至族谱上对他的家事记载得语焉不详,似乎要掩饰什么。
按照包氏族谱记载,包拯唯一的妻子李氏,在他3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包公的长子包繶过早夭折,唯一延续香火的次子包绶(小时候叫包綖)却是包拯年近花甲的时候出生的。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幸好董氏和包公的两合墓志同时出土,解开了这个迷局。
原来包拯第一任妻子李氏无子,去世后娶了董氏,而董氏生养的长子包繶,长大成人和名门之后崔氏结婚后没留下一儿半女的竟染病身亡。
包绶的生母既不是李氏,也不是续弦董氏,而是陪嫁女孙氏。孙氏怀包绶时,包拯已经年近花甲,而且长子已经夭折,在这个时候,包公得知她怀孕后,竟然把她遣送回娘家。是囿于陪嫁女的身份,还是对自己的生育能力不自信(怀疑被带绿帽),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孙氏虽然被莫名遣送回家,包拯的大儿媳崔氏似乎知道原因。暗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鼓励孙氏把孩子生下来,后来没想到还竟然生了个男娃。
在包公六十大寿,包公因膝下无子,感到孤独而闷闷不乐时,崔氏抱出了一个活蹦乱跳、牙牙学语的孩子,告诉他:“这就是您的儿子啊!”
这包公定睛一看:呀,还真像我!于是乎终于认下了曾经被“抛弃”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