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2020-1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是结束。但是当时朝中已经有了一种声音,提到了林则徐。他们认为如果是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断然不会落到如此地步。那么历史真的存在这种可能吗?如果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没有被罢官,那么他真的可以力挽狂澜,大清真的有可能在鸦片战争中取胜吗?

一、林则徐政绩斐然但并不懂兵机,也不了解英国的实力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林则徐的历史地位和斐然的政绩。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两湖地区大力禁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在上书中痛心疾首的写道“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此言可畏一针见血,道光皇帝也看出了鸦片的危害,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烟患最严重的广大地区禁烟。最终林则徐在虎门将收缴来的大批鸦片全部销毁,在这方面林则徐民族英雄的称谓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林则徐也有自己的缺点。林则徐和当时和很多官员一样,也不了解英国的具体实力,甚至连基本情况也不了解。林则徐曾经对洋人有过这样的描述“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可见当时林则徐也沉浸在天朝上邦的迷梦中。此外林则徐从中进士入朝为官就一直是文官,从来没有过指挥军队的经验,如果真的由林则徐指挥清军,结果应该也不会比那些将军们强多少。

此外,当时的整个官场已经十分的糜烂;而林则徐与他们格格不入,从政一直雷厉风行。广东的各级官员与那些鸦片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利益关系,林则徐的禁烟使他们断了很大一笔财路。林则徐在禁烟期间就发现这些人处处掣肘,命令下来的任务一直都是阴奉阳违,这样的官场在鸦片战争期间也很难做到政令统一。

二、清军远非昔日之力,装备与入关之时并没有多少进步

不得不说清军在入关之初,确实是一支虎狼之师。但是在经过了100多年的太平岁月之后,清军的战斗力已经严重下滑。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就可以看出清军早已不复入关时的英武。又过了30多年,清军的战斗力也就更低了。清军中的主力绿营兵中也有很多士兵吸食鸦片,甚至还有军官出售鸦片。至于当年的满洲八旗,现在已经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骑兵没有马,水军不会水,连基本的操练也没有参加过。

在指挥层面,清军将领根本就不知道对手到底是什么水平,一直以为还是那些蛮夷小邦。英军舰队进入长江以后,一位清军将领竟然还异想天开,要仿效周瑜赤壁之战的战术,用火船去烧英国军舰,估计他完全是按照《三国演义》在打仗。另一位从福建前来增援的将领更是离谱,他为了能够使士兵能够与英军展开白刃格斗,还特意选拔了500名藤牌兵。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清军装备相比100年前并没有多少进步,仍然使用着刀叉剑戟,最多配备一些已经过时的鸟铳。

三、英国早已把中国看透了,英军装备也远非清军可比

早在乾隆末年,英国就派出马嘎尔尼率团前来祝贺乾隆大皇帝的80圣寿,除了请求通商的要求以外,看清中国的虚实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到达中国的马嘎尔尼为看到的一切大吃一惊,原来为了展示清军的雄壮,乾隆皇帝命令沿途的清军加紧操练、穿戴整齐。不过,马嘎尔尼认为这些人远不是英军的对手。此外,在带来的礼品中,包括乾隆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只对那些各式各样的钟表感兴趣,而对英国最新的枪械和战舰模型不屑一顾。马嘎尔尼在对英国国王的报告中写道“只需要帝国几艘三桅战舰,就可以吹灰其整个海岸水师”。

从两军海上力量的对比来看,清朝水师最大的战舰排水量也没有超过400吨(想想大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6000吨巨舰),最多只能安装11门火炮,而且这种战舰的数量还不多。而英军的战舰普遍都在1500吨以上,最小的战舰也能安装20门火炮,签订《南京条约》的那艘康华丽号竟能携带74门火炮。可见两军的差距有多大。陆军对比上,清军同样要被暴打。英军装备的步枪在射程、射速和精度上的具有极大的优势,作战效能是清军鸟铳的2倍以上。

通过以上的这些对比,其实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长久的禁海,闭关锁国政策只是自我欺骗,当时的大清已经不复大唐时万朝来贺的世界地位了。在鸦片战争时,即便林则徐没有被罢官,仅凭他一人之力是难以挽救秦王朝的命运的。而且清廷当时会出现这种声音,不过是觉得自己还有一战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太多了,才会在几年后再次遭遇一次鸦片战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什么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林则徐思想对
    1、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2、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所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这些敌人的斗争,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的新
  • 林则徐名言欣赏 林则徐有哪些主要事迹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从贫困中开始,在清贫中度过,一生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大事,同时又甘愿坚守贫困,可谓才德兼具。他进行的虎门销烟,让国人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也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在林则徐的一生中有很多名言都能彰显他的志
    12-31 林则徐
  • 左宗棠拜见偶像林则徐,一时激动竟失足落水
    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二人相差27岁。当林则徐功成名就、官至封疆大吏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多次科举考试均止步京城的会试。左宗棠科举失意后,回湖南老家隐居,精心研究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经常评议时政,说一
  • 林则徐故居出土宋代陶水管 与汉代形状相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最近进行考古勘探,弄清了故居建筑原状,并发掘出宋代陶水管和明清铭文砖等遗物,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坚实的勘测基础。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鼓西街道文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在故居“七十二峰楼”
  • 林则徐有着怎样的生经历?林则徐生平事迹简介
    贫苦童年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
    12-20 林则徐
  • 他是林则徐的亲外甥 娶了他的亲女儿从此官运亨
    林则徐是清末“开眼观世界”的开明士大夫,其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的过程中,对于西方的文化、技术和科技抱有开放开明的态度,曾经翻译了英国人所写的《世界地理大全》,编写了《四洲志》,介绍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林则徐的家族中,他有一个妹妹林蕙芳嫁给
    12-18 林则徐
  •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其对世界的认识还很片面
    道光张口闭口称英国为“夷”,从道光对英国人的称呼,大概就可以知道道光的准备程度了,也就是说号称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日不落帝国,在天朝人眼里也就是“蛮夷”。既然是蛮夷,就有对付之法。天朝对付蛮夷的法宝和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法几乎一模一样,大概就是一
    12-14 林则徐
  • 道光皇帝为什么说林则徐“误国误朕”?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
  • 林则徐和光绪帝竟同出师门为一个老师
    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他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皇帝“策试天下贡生”时,获得“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道光年间,社会动荡,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翁心存乘机出价收之藏之。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书(1810—1865)、
  • 林则徐简介 清朝后期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