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戴笠心机极深的遗嘱 戴笠遗嘱写的什么

   2020-10-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这份“遗嘱”可谓戴笠心机的典型体现,它不是一般的矫情造作,而是在粉饰乃至捧出对蒋介石的一番忠诚,以便事后攫取遇危不乱、成功成仁的政治资本。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看,戴笠那一化险为夷的妙招,是在无可奈何之中做出的自我保护之举。事变前后情报失灵

这份“遗嘱”可谓戴笠心机的典型体现,它不是一般的矫情造作,而是在粉饰乃至捧出对蒋介石的一番忠诚,以便事后攫取遇危不乱、成功成仁的政治资本。

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看,戴笠那一化险为夷的妙招,是在无可奈何之中做出的自我保护之举。

事变前后情报失灵

戴笠嗅觉敏锐,心思缜密,为天生的特工人才。1932年3月,他被蒋介石指定为复兴社特务处处长,同年9月军事委员调查统计局成立时任二处处长。这位黄埔六期生后来居上,实职和权力一跃超过不少早他几期的黄埔学长。戴笠的二处为军警处,负责掌握各军队的动向,特别是对非中央军进行内部渗透、安插、收买、窃听等,一有风吹草动,各地情报会迅速汇集,由他综合分析判断,随之做出相应措施。

东北军刚入陕时,由于兵力强盛,与西北杨虎城部有些摩擦,张、杨之间一度也有误会。后来在高崇民和中共的协调下,张、杨认识到他们之间如加深分歧,正是蒋介石所希望的。为不被蒋各个击破,双方应团结一致,共促蒋介石加快抗日。

张、杨都是有心机的政治人物,为麻痹监视他们的特务,双方往来采取“暗通明不通,上合下不合”的方法,有时还故意暴露一些矛盾对立事件。这些举措,把戴笠和张、杨身边的晏道刚都蒙骗了,张、杨西安扣蒋事件得以顺利进行。

自12月8日张、杨决定兵谏后,东北军和西北军都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对于这些调配部署,戴笠的耳目竟毫无察觉和报告。

戴笠与蒋介石

南京得到西安事变的消息,最早是樊崧甫于12日下午3时许发出的电报:“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获知西安异动,戴笠如坐针毡,频频向西安秘密电台呼叫,均如泥牛入海。直至次日,特务处西北区区长江雄风才报告:张杨异动,校长被押,情况不明。而此时公开媒体都报出确切消息,张、杨《对时局宣言》也已在12月13日《解放日报》刊出;宋美龄已收到张学良发出的电报,连远在香港的宋子文也获知确情。这一切无疑是打了戴笠一记闷棍,他的情报机构全线失灵,他要获知西安的情况还得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

戴笠感到事态的严重。万一仗打起来,不但“校长”性命不保,他的人生之路也将发生重大逆转。“复兴社”头目文强对此时的戴笠有形象的回忆:“我记得事变发生的三四天之内,戴笠哭丧着脸,绕屋嚎叫,一筹莫展,认为蒋介石凶多吉少,很难有活命的可能。他想出的办法是赶快找到能飞檐走壁的夜行者,准备爬越城墙,星夜去西安救其主子。”(文强《复兴社在西安事变中分成和战两派》)

自由之中立下“遗嘱”

正当戴笠万念俱灰之时,转折点突然到来。宋子文12月21日从西安返京,即邀戴去他住处,告诉他将再返西安,并请他一道同去营救委员长。戴笠惊喜万分——宋子文在关键时刻还是要起用他。

12月22日中午,戴笠随宋氏兄妹、蒋鼎文、端纳、郭增恺同乘一架飞机经洛阳转至西安,抵达时,已是傍晚。戴笠此行西安约为两天时间,从陆续披露的史料看,他没甚作为。张、杨也没有为难戴笠,反而给他很高的礼遇、自由的行动。或许为了弥补此前的严重失职,挽回政治和忠心上的失分,城府深厚的戴笠触景生情,急中生计,在张学良公馆写下了一份“遗嘱”:

“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惟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张(学良)寓地下室。”

这份“遗嘱”可谓戴笠心机的典型体现,它不是一般的矫情造作,而是在粉饰乃至捧出对蒋介石的一番忠诚,以便事后攫取遇危不乱、成功成仁的政治资本。这份“遗嘱”虽未署日期,然从文中“自昨日下午到此”及“领袖蒙难后十二日”句不难推算,当写于12月23日,戴笠到达西安仅仅还只一天。戴22日傍晚到达,24日离开,他在西安停留的时间再怎么算也不到两天整。那么,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来看戴笠这两天的活动:22日傍晚,赴西安众人抵达张学良公寓,稍作停留,宋美龄去了蒋介石处,戴笠则随宋子文、蒋鼎文与张学良洽商有关西安之事的处理,此事见之于宋子文日记和蒋鼎文纪念集相关记载。是晚戴在张学良公馆用餐和住宿,同吃同住的还有蒋鼎文和“西北剿总”的政训处处长曾扩情。曾扩情在《西安事变回忆》记述:“张(学良)把宋美龄、宋子文、端纳三人送到蒋介石处,留戴笠、蒋鼎文和我三人在家晚餐,戴、蒋两人住在他家,我仍回到省银行”。又据《蒋鼎文纪念集》载,宋子文也与蒋、戴一起住在张公馆地下室。

第二天,也即23日,张、杨提出西安事变谈判建议方案,宋子文感到棘手,赶忙召蒋鼎文、戴笠共商对策。三人紧急会商后提出一个反建议书面方案,并报蒋介石批准,此事宋子文12月23日日记有较详细记述。反建议这种重要书面方案,讨论斟酌显见不可能一时三刻,且这一方案还要等待蒋介石批准后,三人才可决定或聚或散。而到了24日,戴笠则不辞而别离开西安。宋子文12月24日日记作如是载:“戴(笠)的不辞而别令敌手甚为不悦。”(宋子文《西安事变日记》)

以上是三个亲历者记录他们与戴笠在一起的活动。

再来看戴笠此行的身份:戴笠是由宋子文提名,由张学良出面邀请的,是同宋子文、宋美龄、蒋鼎文一样的南京方面的使者,实际上是代表南京方赴西安谈判的代表之一。宋子文12月21日日记载:“一、应让蒋夫人来西安照顾委员长,并改变其听天由命的态度。二、由戴雨农(笠)代表黄埔系前来西安,亲身观察此地之局势……我把我的决定通知张、杨,获其同意,且张(学良)给蒋夫人与戴(笠)写了信。”

经过如此官方商定程序奔赴西安,且是解决事变问题的关键时机,张学良不可能也不会拘禁一个南京所派的官方使者。

其三,张学良是一位重义守信,有点江湖侠义之人。孔祥熙、宋美龄、黄仁霖还是陈诚等都多次提及这一点。孔祥熙说:“张学良平素为人,素重信义。”(孔祥熙《西安事变回忆录》)黄仁霖说:“张学良虽然轻率鲁莽,却还是一位信守诺言的人。”(《黄仁霖细说西安事变》)宋美龄说:“余固知张学良之为人,不至如此(不守信义),今更得证明矣。”(《宋美龄回忆录》)至于在对待当时南京所派,特别是由他出面所邀使者的接待诚意,陈诚《西安事变纪事》记录张学良的态度可予印证:“12月18日,今日张(学良)来,谓子文、墨三均拟来陕。一民(朱绍良)问张,他们来了,保能不失自由吗?张答,那我不能失信。”(陈诚著《西安事变回忆录》)以戴此时南京使者的身份,又事前征得张学良所同意,张不可能失信把戴笠监视扣押。

其四,从蒋鼎文和戴笠的自由行动来反证。这两天蒋鼎文除与戴一起参加了上面所述的相关谈判和商讨,还共住在张学良公馆地下室(包括宋子文)。现在所能看到的资料,只是蒋鼎文比戴笠多了会访陈诚,面见蒋百里,会见周恩来,其余时间宋、蒋、戴等都是集体商讨对策和活动。难以设想,对同住一屋的几个大员,一个让他有合适的行动自由,一个会去做“离死不远”的囚徒式看管?客观事实也说明,张、杨没有对戴笠这样做。

其五,如前所述,戴笠与“二宋”同来,且戴是宋子文向张学良推荐并获张同意所来西安之人。按照张、宋的关系,即或张有除戴之想,在这特定情况下,张也要看在“二宋”的面上,何况这时候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在即,阎王都要放了,何必再杀戴笠这种小鬼?

其六,还有史料证明张学良对戴笠这趟西安之行不但不作“囚徒”监管,还予以相当礼遇。五十多年后,张学良89岁在美国接待郭冠英访问,郭对张旧事重提:“您在西安事变时,对戴笠不错啊!”张学良默然无语。(《张学良口述西安事变》郭冠英著录)

“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假如事实真如戴笠所述“离死不远”,那末戴笠就是死囚监管的待遇,他不可能参加谈判,不可能参加会商,更不可能在24日自由离开西安。须知,其时张、杨若要为难你,或要除掉你,就像除掉笼中之鸟一样容易。

实情仅是遭张嘲弄

张学良当年为什么同意宋子文把戴笠带来西安,从当时的情况看,还是晚年张的口述中,似乎是对戴笠的特务行径有所不满,这位公子哥儿出身的政治家在纵情地戏谑这位不可一世的特工王。

还在西安事变发生前,即8月底,在西安的特务们不通过张学良,就抓捕了张身边的人,包括东北大学的学生宋黎、马绍周和关时润等。张愤然道:“捉人居然捉到我的头上来了!”于是乘机武力查抄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并收缴到特务们汇报的关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情报,及有关于张学良本人的。这次行动羞辱了CC和戴笠们的卑劣行径。戴笠这次到西安,张学良给他一个小小的下马威。

其后,张学良语带机锋地问戴笠:“老戴,你们的特务工作是怎么做的,我与杨司令搞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戴笠一脸茫然,嗫嚅半晌回答道:“我们从来不对副司令做特务工作啊!”(栗又文《西安事变与张学良将军》)

戴笠短短两天的西安之行,借所谓“遗嘱”来表忠心。为了自我保护,转移失职之过,他竟违背实情,矫揉造出如此“大作”,其心机之深,可谓无以复加。而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戴笠在南京俨然以功臣自居,与郑介民等弹冠相庆。

戴笠也许没有想到西安事变的当事人张学良、宋子文、蒋鼎文、陈诚以及曾扩情等都会有各种文字通过不同渠道披露出来,稍稍梳理分析就可知当时的基本真相。这些角度不同且无意之中的记述,并非针对戴笠而写,然通过对照佐证,可以还原当时情况,足证戴笠的“遗嘱”是沽名掩世的“遗作”。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代特务天王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历史笑柄,供后人茶余饭后把玩。可见要掩饰历史实情,有时也是很难的。

 
标签: 戴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为什么特工王戴笠会对黑帮大佬杜月笙言听计从?
    "特工王"戴笠深受蒋介石信任和宠爱,号称蒋介石的佩刀。戴笠一手组建的军统特务组织,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情报系统。戴笠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能呼风,可唤雨,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但是,有一个人,戴笠不仅是怕,而且是敬,甚至还言听计从,这个人就是
  •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为什么用钢筋混凝土封住
    戴笠的墓在哪?戴笠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毗邻中山陵,有一座有址无墓的墓,这就是国民党第一特务戴笠墓 (原址在灵谷寺后山上)。戴笠墓传奇之处,最大的地方倒不在于墓之本身,而是墓内一件特殊的随葬品———清朝皇帝乾隆下葬时的随葬宝物———一把“九龙
  • 痴情“西北王”胡宗南 苦等七年娶了戴笠情人
    《一代枭雄》中,胡宗南视察风雷镇颇有派头,历史上的胡宗南,也颇具传奇色彩。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得力干将,其中一点就是他官至将军却不婚娶。当有人要为他物色佳丽时,他常以“国难当头,何以为家”而婉拒。此事常被蒋介石引为楷模,其实胡宗南当时是有苦难
    12-22 情人戴笠
  • 戴笠只要见到这个数字就要掏枪杀人!为什么?
    戴笠这个名字众人皆知,他是国民党的一个特务头子。先后成立了不少情报组织,同时也迫害了许多革命人士。在他掌权的八九年中,不知残害了多少忠于理想的共产党人,他的双手几乎沾满了那些有理想和报复的年轻人的鲜血。与他稍微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不
    12-20 民国戴笠
  • 卧底美人夺命 特务之王戴笠机毁人亡之谜
    六十多年前,戴笠在乘机前往南京的途中,突然机毁人亡,一时震动了国民党高层。对这个杀人魔王、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势力太大,手握武装,且知道的事太多,蒋介石不放心,命人在飞机上暗藏定时炸弹,将他炸死空中;还有得说
    12-18 戴笠
  • 日军谋杀银行家徐新六内幕 戴笠女部下叛变
    抗战初,我国著名银行家徐新六被侵华日军谋杀,这一事件曾轰动一时,其内幕真相却长期鲜为人知。说来,这一起惊天谋杀案还与戴笠部下军统南京区女情报员陈素贞被捕叛变后甘心为日谍效劳之事密切相关……1938年8月24日,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新
    12-17 戴笠
  • 戴笠之死 戴笠和叶挺为何都死于1946年空难?
    戴笠和叶挺为何都死于1946年空难?戴笠之死震惊朝野。1946年3月,对他的死亡消息发布,延宕了几日。这主要因为对其身份的确认需要时间。对遇难者身份的调查最初是由上海军统局办事处来进行的,军统局参谋长李崇诗亲自带队赶往南京。失事飞机火势猛烈
    12-16 戴笠
  •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老婆是谁?戴笠后人简介
    在许多谍战剧中,大多分为军统和中统,而在军统中,我们常常听到“戴笠”这个名字。没错,他就是军统局局长,长期在军统从事特务与间谍工作,被称为“间谍王”。那么戴笠后后人吗,他的老婆是谁,后人又是谁?接下来通过戴笠的简介来获取答案。戴笠简介原名:
    12-15 戴笠
  • 戴笠与郁达夫结交真正目的是借机接近王映霞?
    “我想要的是一个安安定定的家,而郁达夫是只能跟他做朋友不能做夫妻。所以同郁达夫最大的分别就是我同他性格不同。……对于婚姻,那中间的辛酸,我尝够了。我的一生,是决不发生那第二次痛苦了。”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感情,
    12-04 民国戴笠
  • 抗战时期“文夕大火” 戴笠监控焚城计划
    说到长沙抗战,文夕大火是绕不过去的一段历史。在诸多面世的文章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军统局副局长、“特工王”戴笠。近日,戴笠发给蒋介石的一份电报原件以及各方资料浮出水面,诸多真相得以解密。原来,文夕大火前,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竟
    12-04 戴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