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眼里孔祥熙是抗战第一功臣 有哪些贡献

   2020-09-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蒋介石赞誉孔祥熙对抗战“贡献为最大”在民国政客中,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等职的孔祥熙,其政声舆论,实可谓“臭名昭著”。然当1967年8月孔氏病逝时,偏据台湾一隅的蒋介石,却亲撰悼文《孔庸之先生事略》,赞誉其在“国家环境最为险恶,与军

蒋介石赞誉孔祥熙对抗战“贡献为最大”

在民国政客中,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等职的孔祥熙,其政声舆论,实可谓“臭名昭著”。然当1967年8月孔氏病逝时,偏据台湾一隅的蒋介石,却亲撰悼文《孔庸之先生事略》,赞誉其在“国家环境最为险恶,与军民生计最感困窘之际”临危受命,“卒能沉着筹维,屡使革命大业转危为安,抗战军事转败为胜。”

《事略》并概括孔氏之历史功勋有四:“其一、为统一全国币制。其二、为统一各省财政。其三、为维护教育经费。其四、为充实军队饷粮。”

蒋氏尤其感念孔祥熙为抗战胜利所做之努力。《事略》并分抗战前、抗战中两个阶段,分别陈述。前者,蒋氏以交通建设为例,赞誉孔氏在抗战准备方面,“贡献为最大”:

“依照当时所定战略方针与经济政策,筹拨铁路公路建设经费为第一,在日本军阀向我大陆侵略之前,(孔庸之)协同交通等部,将粤汉铁路、浙赣铁路、湘桂黔铁路,以及陇海铁路——由河南观音堂至西安之线,如期完成;另并筹建成宾等重要干路,以及西南之粤、桂、湘、赣、黔、滇与西北之豫、陕、甘、晋、绥、宁、青,暨陇新各公路,均依照战略交通计划,一一完成,其对于抗战成败关系之大,尤足称道,……当时我政府决策,对日本军阀之战略,舍弃由北向南,而决取由东向西之计划,使敌人在我大陆,不得不深陷泥淖,达八年之久,而无法侥幸得逞,并使我国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之战略,获得最后胜利者,实当时主持行政与财经责任之庸之先生之贡献为最大。”

1963年,孔祥熙(右)80寿辰,何应钦(左)前来祝寿

后者,蒋氏高度肯定孔氏在抗战期间努力维系军需供给之艰难,誉之为多难至危时刻的“兴国”、“治国”之才:

“当日本军阀侵华之初,沿海各港口皆被敌人封闭,我国陆海交通与贸易与国外完全断绝,迨至民国三十一年太平洋战争既启之后,国际交通路线仍在封锁之中,而我前方军需,后方民生,皆无匮竭之虞,更为其对国家贡献最堪纪录之时期,所谓‘兴国者必于多难之时,治国者必于至危之地’,先生实足以当之。”

蒋还认为,孔祥熙被迫辞职,是国民党败退台湾的重要原因

对孔祥熙在抗战结束后,受到舆论铺天盖地的攻击而被迫辞职一事,蒋氏深感遗憾,视之为国民党丢失大陆的一大重要原因: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告终,……企图推倒我国民政府者,必先推倒我财经当局……,于是其(舆论)矛头乃集中于庸之先生之一人,使其无法久安于位,而不得不出于辞职之一途。……然当其辞职以后,国家之财政经济与金融事业,竟皆由此江河日下,一落千丈,卒至不可收拾。”①

终蒋氏毕生,能获其亲写悼文之殊荣者,仅孔祥熙与戴笠两人而已。以孔氏政声之恶劣,而蒋氏不惮于舆论压力,公开发表如此盛赞之悼文,且于悼文内质问国人:“其为贪污乎?其為清廉乎?其为无能乎?其為有能乎?”并宣称:“先生一身之进退,对国家之安危,其关系之重大如此!当此盖棺论定之际,世人与历史,自有其公正之论断。”不难揣见,悼文所写,句句乃是蒋氏的肺腑之言,代表了他对孔祥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的切实认知。

蒋氏之言,亦确有部分史实基础,以抗战期间军费之筹措为例,1939年全年财政预算,支出需28万万元,而收入只有2.9万万元,缺额全需由孔祥熙筹措到位,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②因是之故,当傅斯年于1939年攻击孔祥熙时,胡适却竭力劝说傅斯年不要如此,理由是搞掉孔祥熙,其他人上台接手行政院长,国势会糟糕得多,并以在美争取贷款颇有成效的陈光甫一干人等为例,认为除孔祥熙外,他人均不能用人如此得心应手。末了,胡适质问傅斯年:

“当此和战未决之局,若行政院长为精卫,其结果如何?若汪长政院而兼外长,其结果如何?若政院为宋子文,其结果如何?若为孙哲生,其结果又如何?”③

孔祥熙。孔氏留在史书中最显眼的标签,乃是“贪腐”。

尽管如此,将孔祥熙盛誉为抗战第一功臣,亦仅系蒋氏个人之看法,并非公论。不过,由此当不难窥见蒋氏去台后,总结丢失大陆之教训时的基本思路。

注释:

①蒋介石:《孔庸之先生事略》,转引自:郭荣年:《民国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台) 商务印书馆1981,P240-245。②谌旭彬:《“极密”报告披露抗战财政之苦》,《短史记》第52期。③王汎森等/整理:《史语所藏胡适与傅斯年来往函札》(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1、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将他比作萧何,后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的名义,将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余口全部处死。2、宋国公冯胜:朱元璋诰词中称他胜兄弟亲同骨肉。蓝玉案发两年后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3、颖国公傅友德:
  •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
    1、刘邦杀了六位开国功臣,全部都是在刘邦身边辅佐的奇才。2、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后警戒之心越来越强,加上刘邦本人生性多疑好猜忌,害怕他们在将来会有谋反之心,在自己内心非常恐惧下把自己身边的武将或者是分封的功臣全部杀害,有的甚至被满门抄斩,无一幸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皇帝赏赐功臣黄金 此后巨额黄金为何一夜间消失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黄金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帝王们往往大手一挥,慷慨地赏赐、馈赠动辄成千上万。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汉王刘邦听从了谋士陈平的计谋,派陈平携带40万两黄金到楚国动作反间计,结果收到了奇效,致使西楚霸王离间了“亚父”范增,导致
    12-31
  • 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土木堡之变护驾功臣袁彬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 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
    12-31 东汉
  •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文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
    早年经历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
  • 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