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修是什么样的人?杨修的生平简介

   2020-08-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历史上真正的杨修在《三国演义》和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杨修之死的原因均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第一次是“门”内加“活”为“阔”事件;第二次是“一合酥”事件;第三次是揭穿曹操梦中杀人事件;第四次是

历史上真正的杨修

在《三国演义》和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杨修之死的原因均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第一次是“门”内加“活”为“阔”事件;第二次是“一合酥”事件;第三次是揭穿曹操梦中杀人事件;第四次是杨修告太子曹丕与朝歌长吴质秘密往来事件;第五次是曹操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杨修教曹植“立斩门吏”事件;第六次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事件。在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提到了曹操对杨修的杀三次、又放三次;第一次是杀孔闻岱时,有意杀杨修而未杀;第二次是曹操假借梦中杀人,被杨修点破,有意杀杨修而未杀;第三次是踏雪巡营,曹操为杨修牵马坠镫,有意杀杨修而未杀。最后都是因为“鸡肋”事件,将杨修杀死。

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结果,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到底是怎样的?杨修之死真的是因为“恃才放旷”吗?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笔者得出的结论是:1、历史上杨修非常有才干,但是绝非“恃才放旷”之人;2、杨修之死是魏王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3、罗贯中误导了后来的读者。

杨修,字德祖,汉末文学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9年,卒时方34岁。杨修生前的文学成和地位是很高的,他一生著作颇丰,不过由于遗失而导致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致使后人所知甚少。

杨修生于官宦世家,杨家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太尉”在汉代是管理全国军政的要员,从杨修的高祖到他的父亲,出了四个太尉,很厉害!那么,这么厉害的官宦世家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培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一定会传授很多为人和为官的规则。杨修如此聪明,从小耳濡目染,长辈言传身教,要说他不懂得官场的规矩,要说他世事不洞明、人情不练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笔者注意到《后汉书·杨震列传》(裴注引《典略》)里面的一段文字: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

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说的是:杨修字德祖,他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他为人谦恭而且博学多才。请注意,这里对于杨修的评价用到了“谦恭”二字,说明杨修还是很谦虚谨慎的,这和《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恃才放旷”反差很大!

第二句说的是:建安年中,杨修因为孝顺而且廉洁被举荐,任命官职为郎中,曹丞相请他代理仓曹属主簿(相当于后勤处的处长),主管兵马粮草。“举孝廉”是汉代做官的一种制度,是汉代“察举制”的一种,和西方国家的选举制有点相似,不同的是西方选举是当地选、当地任职,汉朝是通过选举“孝廉”统一获取入仕资格,再由朝廷具体分配官职。这就要求获取资格者要凭德识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出名,然后地方官才能把他举荐出来,所以已经带有一点民主的味道,比科举制度要好。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是杨修因为孝顺而且廉洁曾经在某个地区有很好的名声,这在现代也是需要有点“做秀”和“炒作”能力的,至少说明杨修很会做人,大家才会推荐他;二是曹操是欣赏杨修的,不然不会将主管兵马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理。

那么杨修担任仓曹属主簿一职的表现怎样呢?第三句话就是答案:当时正是军队和国家的多事之秋,杨修(在仓曹主簿的位子上)是份内、份外的事都很熟悉,他办事,大伙儿都满意!这说明杨修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办事很有才干也很灵活,所以上上下下都满意!这和“恃才放旷”的评价根本就不沾边呀!于是乎,到第四句话说的是:自魏太子曹丕以下的官员,都争着向杨修交结示好,人才难得,争相笼络嘛!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中说:“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由上述可以看出:因为已经了解到杨修有才能,所以太祖曹操是很器重杨修的,根本就谈不上嫉贤妒能,来吃他这个小字辈的酸醋!

在《世说新语》中讲到了一个有关曹操和杨修的故事。有一次曹操和杨修路过曹娥碑,在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说,等我考虑一下。”结果行了三十里地,曹操才猜出是“绝妙好辞”,于是曹操叹道:“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其实这句话一方面表示了曹操的谦虚,另外一方面还透着一股亲热的味道呢!可惜由于后人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祟,总认为是曹操在嫉妒杨修的才智。

既然杨修这么受曹操器重,为什么曹操最后要杀杨修呢?通过以上分析,应该可以排除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原因了。那又为什么呢?原来杨修卷入了曹氏“立嗣”的政治漩涡,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建安时期(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他有特别值得骄傲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曹丕,另一个是曹植;父子三人并称建安文学界的“三曹”,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都进入了曹操接班候选人名单。曹操还是很开明的一位君主,没有“立长不立幼”的讲究,一开始就让两个儿子自由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杨修在文学界声名卓著,而曹植更是聪明绝顶的文学天才,也许惺惺相惜吧,杨修投靠的是曹植这一方。《三国演义》也提到杨修帮助曹植出谋划策、写“答教”等等。《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中说到:“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曹植很有才学,而且又有丁仪、丁廙、杨修等左膀右臂辅佐,曹操犹豫了很久,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察,曹操发现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做事情任性而为,不知道节制,还是个酒鬼,他怎么放心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交给曹植呢?然而,曹操发现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曹丕很懂得权谋之术、御下之道,所以曹操觉得自己百年之后,曹丕应该能够撑得起曹氏天下。于是,曹操决心立曹丕为太子,这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月的事了,此时曹操封为魏王已经有一年又五个月了——封为魏王的时间是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份。

历史上的“立嗣”之争是非常残酷的,杨修既然站在了曹植这边,按照官场的说法是“站错了队”,那么就是曹丕的死敌了。曹操既然已经立了曹丕为太子,作为一个有远谋的政治家,曹操对于曹植集团的干将杨修只能是打压了。但是曹操并没有立即下手,而是等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十月曹操病重且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太祖(曹操)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见《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最后杀了杨修!

曹操杀杨修说到底是为了保护曹氏王朝的传承,试想曹植在政治上几乎是“弱智”,一旦曹操去世,杨修等能人辅佐曹植继续和曹丕争夺王位,尾大不掉,将来曹氏王朝的堡垒就会从内部攻破,这一点曹操不得不防。三个多月以后,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曹操病逝!

后人有诗曰: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首诗第一句就说杨修聪明,他出身官宦世家;第二三句说杨修下笔如神、智冠群英;第四句话点明杨修之死与是否退兵没有关系,他是死于他太有才了!“因才误”其实并不是曹操自己嫉妒杨修的才,而是杨修的“大才”妨碍了曹氏王朝的“大业”,只能杀之!

至于罗贯中为什么误导读者,这与他“尊刘贬曹”的思想有关,杨修只不过是他用来“贬曹”的一个道具而已!现在看来罗贯中也不地道,完全不顾及杨修和曹操的名声受损。杨修也是有点倒霉,生前因为政治斗争成了牺牲品;身后因为文化斗争成了殉葬品;生前是在文坛声名显赫,身后在文坛默默无闻;还凭空担了一个“恃才放旷”的恶名。杨修冤哪,比窦娥还冤!

 
标签: 三国 杨修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