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风水:历史上司马晋室帝王陵集体失踪之谜

   2020-09-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京俗称六朝古都,东晋是其间重要的一朝。令人奇怪的是,葬在南京的东晋帝王陵至今居然无一座可以被承认。所谓,1964年在市区富有山发现晋恭帝的冲平陵、1981年在北郊幕府山发现晋穆帝司马聃的永平陵、1972年在南京大学北园发现晋元帝的兴平陵,

南京俗称六朝古都,东晋是其间重要的一朝。令人奇怪的是,葬在南京的东晋帝王陵至今居然无一座可以被承认。所谓,1964年在市区富有山发现晋恭帝的冲平陵、1981年在北郊幕府山发现晋穆帝司马聃的永平陵、1972年在南京大学北园发现晋元帝的兴平陵,都是考古界的片面推测,并无定论。而同样的表象,在洛阳的西晋帝王陵也呈现了。是什么致使一个朝代帝王的最终归宿处“团体失踪”,成了谜陵?缘由在于特别葬制和盗墓。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中,元代的帝王陵是最难找的,曾因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古探究热。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儿,成了最具悬念的考古论题之一。次之的则是曾为中国一致作出贡献的晋帝王的陵建,其陵址、陵主都是考古界苦苦根究的项目。

西晋、东晋有名可考的帝王陵共有15座(并非15位皇帝)。晋帝王们都葬在哪儿,并不是什么悬念,但其具体位置,墓中掩埋的是哪位皇帝,属何人之陵,则是千古之谜,至今没有一座能被承认。晋陵为何如此神秘?缘由在奠定晋室根底的宣帝司马懿身上,司马懿曾立下了“三不”遗言——“不坟”、“不树”、“不谒”。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曹魏谋臣,与曹操可以说是老朋友。尽管史称“宣帝”,实际上司马懿一天皇帝也没有当过,乃至连其大儿子——景帝司马师、次子——文帝司马昭,也没有做过皇帝,是他孙子司马炎从曹操孙子曹奂的屁股下夺了龙椅后,别离给他们追封的。

司马懿之所以立下“三不”遗言,其实是担忧自个攫取曹魏全国的一幕,在司马宗族身上重演。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辅国大臣曹爽,陪18岁的曹芳(废帝)到国都洛阳南90里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睿,这让时年已70、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揪准了时机,随即在城内发起叛乱,把曹魏大权牢牢控制在司马宗族之手。借魏帝曹芳谒陵而成功叛乱,司马懿的“担忧”就在这儿。他晓得自家全国是怎样得来的,担忧再如此这般旁落他姓,故而立下“三不”祖训。别的还有一个缘由,其时社会上盗墓成风,两汉帝王陵、王公墓屡遭损坏,这对司马懿立丧葬祖训,也不能没有影响。

晋帝王陵的特别葬制,给后世的考古专家制造了很大的费事,却没有难倒盗墓贼。已发现的未能断定陵主的晋帝王陵,没有一座未被盗过,南京一带的东晋帝王陵更是这样。盗墓贼,才是考古专家的天敌和晋代帝王“团体失踪”的祸首。晋代共有15位史家认定的皇帝。其间,西晋4位,历52年;国都洛阳,公元316年为匈奴所建的汉国(前赵)所灭。东晋11位,尽管是半壁河山,却历104年;都建康(南京),为宋刘裕所灭,南朝开端。西晋的帝陵区在国都洛阳邻近偃师县境内的北邙山一带。北邙山坐落黄河南岸,“地形轩然,景色绝佳”,是中国古代营建阴宅的最好风水宝地之一。曩昔就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一说。

秦丞相吕不韦、包含汉光武帝刘秀在内的5位东汉皇帝、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南唐李后主李煜等,都先后葬于此。此即唐代诗人王建《北邙行》一诗中所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处买……”

葬于北邙山的西晋皇帝别离是武帝司马炎(峻阳陵)、惠帝司马衷(太阳陵),还有追封的宣帝司马懿(高原陵)、景帝司马师(峻平陵)、文帝司马昭(崇阳陵)。这些坟墓离国都都很近,其间峻阳陵离洛阳仅20多里。而“近国都”是西晋皇陵的显著特点,并为后来的东晋所秉承。东晋坟墓比西晋还近,有的乃至在皇宫的边上下葬。

尽管晋帝陵是“不坟不树”,后代也不谒陵,但在其时仍是很好找的。其并不像成吉思汗等元代皇帝那样,是真实地实施“秘葬”,一点地上痕迹也不留,让盗墓者无从下手。十六国时期的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北方汉始主刘渊侄子、大将刘曜(后改汉为赵,自个当皇帝)先后在洛阳、长安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灭了晋室。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正月二十五,刘曜就开端盗掘北邙山上的晋帝王陵了。其时刘派兵先挖了崇阳陵,五月再挖太阳陵。

刘曜为何急于盗晋陵?他并不是贪图随葬宝藏,由于晋帝都是薄葬,陵内也不会有多少好东西。刘曜的动机是想损坏司马家的风水龙脉。刘曜盗墓不同于通常的盗墓贼,摸了宝藏即走,由于带着损坏风水的目的,刘曜把西晋帝王陵开掘得乌烟瘴气,乃至捣毁陵内器物。特别是能证明陵主身份的哀册、石碑都被砸了,而这些东西正是考古专家眼里的能断定陵主身份的“宝藏”。

继刘曜盗墓之后,只是过了32年,即晋穆帝司马聃在位时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九月,又有盗墓贼去挖了峻阳陵和太阳陵,形成二陵地宫严峻崩塌。接到凶讯后,司马聃天然也如司马睿那样“素服三日”,并派太常赵拔,想尽办法前去修葺被盗二陵。可是,司马睿和司马聃能够不曾想到,包含自个的陵园在内,散布在国都邻近的东晋帝王陵,也未能躲过盗墓贼的铁铲锹。

风水遭损坏、“龙脉”被掘、祖宗受辱,对司马宗族无疑是一次最沉重的冲击。其时,42岁的琅琊王、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已在建康(南京)称王,不久即帝位,史称“晋元帝”,东晋开端。据史料记载,东晋陵区首要在建康国都西、东、北三个方向,紧靠宫城。西陵区在鸡笼山之阳,今南京大学北园、鼓楼岗一带,葬元、明、成、哀四帝;东陵区在钟山之阳龙尾坡,今富有山一带,葬康、简文、孝武、安、恭五帝;北陵区在幕府山之阳,葬穆帝。在东晋消亡后不久,东晋诸陵也如西晋诸陵相同,别离被政治对手和盗墓贼光临了。

 
标签: 晋朝 上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