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讲究等级,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吃什么样的饭,穿什么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
明清时期,官员穿的衣服称为补服。
补服的源头,可上溯至元代,但元代服装多为花卉。作为真正可区分官位高低、表明身份贵贱的补服,定型于明代。
据《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鸟,以示文明;武官绣猛兽,以示威猛。官员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
明朝文官的情况是: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
武官的情况是:一品、二品为狮子,三品、四品为虎豹,五品为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等风宪官为獬豸(也就是羊)。
除此之外,尚有皇帝作为赐服,特恩授予特定人物之赐补,为斗牛和飞鱼两种。
自此规定后,文武百官升堂办案、上殿面君,皆伴飞禽走兽于胸前身后。
后来,由于不法官员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就说,官员们都是“人面兽心”的“衣冠禽兽”了。
到了清代,虽有“清承明制”之目,但满人又想有所区别,故“参汉酌金”。
清代文武官员服制除将乌纱官帽换成顶戴花翎、官服大襟换成对襟之外,其补子图案亦有所更张。
据《清会典事例·冠服通例》,满汉官员着补服始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当时诸制草创,官员皆授武职。都堂、总兵官补服为麒麟,参将、游击为狮,千总为彪。入关后,逐渐与明制接轨,但亦稍有调整。其文官定制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清代的武官仍用单兽,其规定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入流制视同九品。
明清官员所用补服形状皆为方补。但明代官服前片为大襟,故补服图案前后皆为整片。而清补图案尺寸小而简拙,虽亦前后成对,但前片乃对开,后片则仍为整片。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可能是满族先世乃以渔猎为生,服装源于关外“胡服”,易于穿脱,便于行动也。而前片官补恰好位于清代官服之胸前,为解决纽扣解、系之劳,只能将前片一分为二。
当然,中国传统社会虽然强调等级,但历朝历代总不乏试图逾越等级之辈。在明清时期,官补制度虽规定甚详,但以下僭上、以贱充贵之事屡见不鲜。尤其是明代中后期,违制现象屡有发生。逾制者多为武官,拥兵自重,朝廷往往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此,明代墓葬出土之官补与墓主身份多不一致,但皆低品就高品,而绝无高品而着低品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补服多已成为收藏精品,在文物拍卖会上大受欢迎。其中男补贵于女补,武补贵于文补,毕竟物以稀为贵。因当时武官着装多僭越品级,故而武补之中,官位较低者之补服,比如八品犀牛及九品海马,几乎很难看到,反而成为拍卖会上价格昂贵的“上品”。
这种本末倒置,真是相当滑稽。
此后,称官员们是“人面兽心”、“衣冠禽兽”的说法,一直得到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