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帝王的权力最大。
登上帝王之路,最常用的办法是直接用武力夺取。秦始皇出游,刘邦看到那种排场,羡慕不已,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两位大丈夫在秦末大动乱中揭竿而起,推翻暴秦以后又打了三年,最高刘邦获胜,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一根杆棒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靠的也是武力。孙悟空大闹天宫,叫嚣:“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终因武力不济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毛主席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确实把握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武力夺取之外,另有一种办法叫禅让。禅让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据说,中国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把舜留在身边参与管理。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
史书记载,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了夏朝。关于禅让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韩非子就曾经在《说疑》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竹书纪年》也记载:“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比如,王莽篡汉,用的就是禅让的办法。
三国里的曹丕和司马炎都是手握重权并且登上地位的权臣,他们走的也是禅让之路。
曹丕和司马炎能够顺利上位,与他们的父亲有关。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大事小事说了算,但从没想在有生之年做皇帝。曹操学的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服从老东家的领导,表面上够低调。孙权上表称臣,劝说曹操称帝。曹操对手下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当时,地方上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实力派,谁先跳出来称帝,必将成为众矢之的。袁术抢到了玉玺,贸然称帝,结果死得很难看。曹操自己不称帝,对其他人也是个威慑。所以,曹操说:“这天下要不是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有多少人称王。”
司马懿的情况与曹操类似,都只要实权,不要虚名,活着的时候积累实力,保持忠于皇室的好名声,把夺权称帝的事情留给儿孙去做。
曹操死后,曹丕按照既定计划夺取汉室的江山。一班文人和名士首先跳出来造舆论。华歆上奏汉献帝说,魏王的品德和功绩超过了历史上的圣王,早就有资格做皇帝。汉献帝应该顺应历史大趋势和民心民意,把帝位禅让给曹丕,自己躲起来享享清福。汉献帝当然也要挣扎几下,表示祖宗开创基业不易,劝百官不要逼他做亡国之君。
接着,华歆又找人上奏说,自从曹丕接任魏王以来,麒麟、凤凰、黄龙等神兽纷纷出现,天降甘露,各种珍稀植物也不断出现,这些都是老天爷改朝换代的暗示。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许芝则上奏说汉的气数已尽,接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魏,并且引用谶纬之说来证明。谶纬是古代关于历史演变的神秘预言。历史上的《春秋演孔图》、《推背图》、《烧饼歌》、《马前课》都非常著名。
许芝说的谶纬是:“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这段字谜隐含魏取代汉建都许昌的意思。汉献帝以谶纬属于虚妄之言不予采纳,与华歆齐名的王朗则上奏说,任何朝代和国家都有盛衰兴亡,汉朝坚持了四百年,现在已经差不多,再不退位会倒大霉。
文人讲道理,尽管有时候讲的是歪理,毕竟还是理。曹洪、曹休等人干脆带着武器和人马到皇宫里去抢夺玉玺,逼迫汉献帝让位,直至把保管玉玺的官员祖弼杀死。汉献帝被逼无奈,只得发布诏书,宣布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求之不得,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建议再推辞一下,免得天下人说三道四。曹丕觉得有道理,上表又谦虚了一下,说自己还不够格,请求寻找更合适的人。
曹丕不说汉献帝不该退位,只说自己不够格,明显要终结汉朝的统治。这一招,搞得汉献帝不知所措。一直在前台操作的华歆跳出来说,禅让这种事终归不是一次就能成的,要汉献帝再发一道让位诏书。眼看帝位伸手可得,曹丕又考虑到舆论和后人评价的问题,皇帝要当,但不能留下坏名声。谋士贾诩献计,先把玉玺退还给汉献帝,让华歆督促造一个受禅台,而后举行一个隆重的禅让仪式。
经过如此曲折的过程,处心积虑要做皇帝的曹丕终于如愿以偿。登上帝位的曹丕说了一句话:“舜和禹禅让的事情,我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曹丕篡夺,司马懿是主要谋臣之一。后来司马炎从魏主曹奂手里夺权如出一撤,只不过更加直接而已。司马炎直接跟曹奂说:“你老兄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国,干脆把天下让给我得了。”没几天,贾充、裴秀等人就造好了受禅台,曹奂按照汉献帝的老办法,把帝位让给了司马炎。
三国中的禅让,从汉献帝和魏主曹奂的角度来看,表面上是让,实际上是不得不让。从曹丕和司马炎的角度来看,迫不及待要做皇帝,又故作低调,恰如民间所说:“既要做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这正说明了传统政治文化的虚伪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阴谋权术往往以仁义道德的面目出现。(原文来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