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后来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他的第一任太子是李瑛,和两个弟弟一起,被武惠妃谗毁而死。按照无嫡立长的原则,年龄较长的忠王李亨被立为太子。武惠妃费尽心机,本来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没想到被李亨渔翁得利。而且这个倒霉的寿王后来连老婆杨玉环都被父亲抢走了,这也算是报应吧。
李亨为忠王时,纳兖州都督韦元珪的女儿为妾。后来李亨当了太子,便以韦氏为太子妃。不久一位姓张的女孩子被选入东宫,册封为良娣。太子妃的哥哥韦坚任刑部尚书,与奸相李林甫斗争,失败被杀。李亨害怕惹祸上身,于是上表,说自己与韦妃感情不和睦,请求离婚,得到了玄宗的批准。韦妃被废,削发为尼,在禁中佛舍出家。755年发生安史之乱以后,韦氏并没有被玄宗父子带着逃走。她被遗忘了。长安陷落,她被安史乱兵杀死在佛舍里。
韦妃出师未捷身先死,她的太子妃升职记就这样戛然而止了。不过,砍头不要紧,自有后来人。张良娣由此获得了机会。她的背景不错,祖母窦氏是玄宗的姨妈,曾经抚养玄宗长大。她聪明巧慧,而且口才十分好。当时李亨去灵武,跟随的士兵很少,每天夜里睡觉,张良娣都睡在李亨身前,以为护卫。李亨说:“抵御贼寇不是妇人的事。”张良娣说:“假如事起仓促,妾以身体抵挡,殿下就可以从后面逃跑。”李亨非常感动。在灵武的时候,张良娣生了一个儿子李佋。生下孩子才三天,张良娣便起来为战士缝衣服,李亨制止她,她说:“现在不是养身体的时候。”于是李亨就更加疼爱她了。虽然在战乱中,张良娣并没有被正式补缺,立为太子妃,但是她已经享受专房之宠,成为实际上的太子妃了。
756年,李亨在灵武继皇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李亨非常信任大臣李泌。他想立张良娣为皇后,问李泌是否可以。李泌回答说:“陛下在灵武得到群臣的拥护,是因为要领导平定叛乱,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至于家事,还是应该等待上皇的命令,这也不过就是稍晚一年半载的事情罢了。”李亨觉得很有道理,就听从了。
张良娣此时野心开始膨胀,暗恨李泌。她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向肃宗进谗言,害死了敢于挑战自己的建宁王李倓。李泌于是又趁着与肃宗夜谈的机会,巧妙地开导皇帝,让他明白将李倓赐死的错误。肃宗醒悟,表示绝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就保全了别的皇子,尤其是后来被立为太子的李豫。
758年,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返回长安,册封张良娣为淑妃,几个月后就又立她为皇后。又立在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成王李俶为太子,改名李豫。李豫是个聪明人,见张皇后势大,又心狠手辣,所以委曲求全,对她非常恭敬,百般讨好她。本来他这样也没有什么用,张皇后一心要干掉他,让自己的长子李佋做太子。但是没多久李佋就病死了,当时只有三四岁,而张皇后的次子李侗更加年幼,难以对李豫形成实质竞争。这样,李豫才暂时被张皇后放过了。
张皇后越来越骄横。她与宦官李辅国本来表里勾结,专权用事,但是后来发生了利益冲突,双方产生了裂痕,矛盾越来越深。762年,太上皇玄宗去世。没多久,肃宗也病重。张皇后想要掌控肃宗死后的政局,密谋除掉李辅国和他亲信程元振,但阴谋泄露,李辅国、程元振抢先下手,领兵入宫,在长生殿肃宗的病榻前将张皇后强行带走,幽禁于别殿。肃宗受到惊吓,两天后就死了。于是李辅国等杀死张皇后及其党羽,拥立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
政治有风险,穿越须谨慎
太子真是个高危职业,要顺利即位,常常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可想而知,那许许多多闯关失败的太子,他们的大小老婆,也都一起跟着倒霉了。所以,不要总想着穿越回去做太子妃,那真的一点都不好玩。即便人品爆棚,得以一路过关斩将升职为皇后,也并不意味着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照样随时都有可能被宰掉。另一方面,人在获得巨大的权力后,也往往会被权力异化,而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韦皇后、张皇后都曾经和丈夫共过患难,表现出过人的美德,但是随着地位的提高,逐渐利欲熏心,强横暴虐,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假如她们能够不改初心,严于律己,善自谨饬,则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代贤后的美名,而不会得到那样悲惨而可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