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白门楼生擒吕布的幕后最大功臣是谁

   2020-11-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他是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比诸葛亮还厉害,有人抓住他道德败坏郭嘉一直都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智囊,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更是一直有人认为赤壁之战,若有郭嘉在,三国历史将会改写;而讨厌他的人,则抓住他的“不治行简”和“

他是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比诸葛亮还厉害,有人抓住他道德败坏

郭嘉一直都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智囊,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更是一直有人认为赤壁之战,若有郭嘉在,三国历史将会改写;而讨厌他的人,则抓住他的“不治行简”和“十胜十败”,说他如何的道德败坏,阿谀献媚等等。

当然,谈人首当观史,让我们来看看《三国志 郭嘉传》中是怎样记载这位智囊人物的。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难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

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

即郭嘉的主要谋略有四

1. 议图吕布

2. 料孙策

3. 破二袁

4. 袭乌桓

让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

吕布是曹操的心头大患,曹操欲除之已久。然而在与之交战之后,曹操因为士兵疲乏而欲退兵,郭嘉在这时建议曹操”急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曹操听了他的意见,而破下邳,擒吕布——郭嘉的这个建议是有些风险的,曹兵既已疲倦,且粮草将尽,仍强攻吕布。而吕布此时却安距城中,按理说正好以逸待劳,而胜曹操,但郭嘉分析的结果是吕布无谋,陈宫有谋而决策慢。所以,若曹操速攻,必可在其二人未有对策之前破城。此计的成功,得于郭嘉对吕陈二人的透彻了解

孙策立业江东,尽收六郡。下一步,便有与曹操争霸的可能性,众人皆畏惧,只有郭嘉不以为意,认为孙策虽骁勇,但在江东并未真正站稳脚跟。不但不能构成威胁,他自己反有性命之忧。又被郭嘉言中了,孙策果真死于许贡的家客之手。这个预测的准确性似乎夸张了一些,简直像是郭嘉在诅咒孙策。然而从郭嘉的观点来看,孙策的死就是必然的了。本是袁术手下一将,借兵起事,而得江东。杀江东豪杰,怎不惹人怨恨?可能江东之人不满者有很多,可孙策为人“轻而无备”。这当然有被刺客所杀的可能了。这种推断力,还是来源于知人。

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然而袁绍虽死,余党尚在。此时,曹操若是举兵讨之,会花费相当的兵力。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绍废长立幼,必然带来袁氏兄弟间的反目。若此时曹操挥兵转讨刘表,二袁将自相残杀。曹操坐收渔利即可。亦如其所料。也许正是有这种“隔岸观火”的观点,使小说《三国演义》上为郭嘉编写了个遗计定辽东的故事

平乌桓似乎是最为弄险的一次,“虚国远征”的危险想必谁都知道,万一刘表来袭,不仅乌桓不能定,而切许都也难保。郭嘉在分析之后,作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推测:刘表决不敢来犯。这个推测是风险极大的。但郭嘉对他的推测很自信,曹操也相信他。奇袭乌桓,是袁氏二子无处可逃。

看完这些,你也许对郭嘉的才能有几许认可了吧,但立即会有人用其“不治行简”来反驳。说其为人太过狂放。首先,我一直不太明白什么叫“不治行简”。陈群又为何揪此不放,多此的指责郭嘉。作为谋士,郭嘉很出色,又没有什么道德问题,何必没完没了的纠缠呢?我并不是说是个人才就应该“恃才放旷”,做个像荀彧般的守礼之士当然更好。但不奉守儒家之礼,也不至于要“熟廷诉嘉”吧?有人说郭嘉太不象话,依仗曹操对他的喜爱就别人越说越来劲,我倒是想说说陈群,既知说也无用,何必总不忘一提呢?(难道是因为每诉之,曹操悦其持正吗?)

郭嘉的“十胜十败”也颇引人非议,虽说太铺华。但也确实是事实,袁绍为人,用人而疑,不会决策,不纳忠言,其手下,朋党祸重。谋臣之间互不能容,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十胜十败”无非是论战之时的一段,袁曹两家的分析。不管他怎么说,只要说中要害即可。有不少人以次大做文章,说郭嘉善于奉承讨好,甚至由此涉及到他的人品问题,那也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其一生,知人至深,善谋善断,虽不知能否才过孔明(历史不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但绝对算是三国谋臣策士中的佼佼者。曹操的评论“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他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标签: 三国 曹操 功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