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题于杭州岳王庙的一副楹联,读来令人痛快。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这四座跪像,在这里遭受着世人的千载唾骂。
清代钱咏《履园丛话》里记载了一则小故事。乾隆年间,翰林院修撰秦涧泉和老师袁枚同游西湖。这秦涧泉是秦桧的后人。在岳飞墓前,面对着那四座跪像,秦涧泉写下了这么两句:“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作为秦桧的子孙,想来他的心中着实羞赧。
秦桧一直被视作是奸臣的典型代表。其实,要追究杀害岳飞的刽子手,宋高宗怎么能摆脱干系呢?偏居江南一隅的他不仅无心抗金,而且很不希望迎回徽钦二帝。如果没有宋高宗的支持,岳飞怎么会落得风波亭惨死的下场?不过有意思的是,宋孝宗一登基,立即为岳飞平反。真不知道,当时身为太上皇的宋高宗,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在墓前铸跪像,并不独独是杭州岳王庙的“风景”,丹阳陈少阳墓前,也曾铸有两个跪人。历史真是惊人的巧合,陈少阳之死,宋高宗同样难辞其咎。陈少阳墓前所铸的跪像,也是宋高宗的宰相,不过不是秦桧,而是汪伯彦、黄潜善。
陈少阳是谁呢?熟悉宋史的人肯定不会陌生。陈少阳名东,字少阳,丹阳人。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此时宋钦宗竟然罢免力主抗金的宰相李纲。陈东愤而带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外,上书请愿,要求惩办奸臣,恢复李纲的相位。这次太学生救国运动声势浩大,宋钦宗迫于舆论压力,重新起用李纲。
后来汴京被金兵攻陷,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宋高宗建立起了南宋朝廷。出于形势需要,宋高宗不仅拜李纲为相,而且将陈东召至朝廷。宋高宗表面上看似抗金,背地里却在积极议和。不久,李纲便被罢免相位。陈东于是上书宋高宗,请求恢复李纲相位,惩治汪伯彦、黄潜善等弄臣。最终在汪伯彦、黄潜善的构陷之下,陈东被宋高宗下令处斩。
明代嘉靖年间,有个叫郑普的进士经过丹阳陈少阳墓时,见到墓前铸有汪伯彦、黄潜善两个跪像。郑普在柱上题了一联:“丹陛披肝,千古纲常可托;荒庭屈膝,两人富贵何为?”这两句话可谓词锋犀利,洞穿世事。清代《巢林笔谈》在讲到这件事时,说郑普刚刚题好字,墓前的那两个跪像竟“应笔而仆”,突然倒地了。这个记载虽然荒诞,但背后透出的,是人们对忠奸的是非评判。
陈少阳墓位于现在的丹阳埤城大贡村,雨打风吹,荒冢衰草,墓前的那两个跪像,早已不见了踪影。曾经的金戈铁马,边角连营,都已消失在苍茫的天际。独留青冢向黄昏,似乎,这就是历史的无声诉说。
古往今来,屈死的英雄实在太多。南朝刘宋时,有个大将叫檀道济,出生于京口,曾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檀道济名望很高,有点功高盖主的意思了。一次,刘义隆生了病,彭城王刘义康矫诏,将檀道济召入京中杀害了。据《南史》记载,檀道济临刑前一口气喝下了一斛酒,大吼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就是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典。后来北魏大兵直逼宋都建康,刘义隆登上城头,追思无限地说:“假若檀道济在,何至于此啊!”
因削藩招致“七国之乱”,晁错被慌了手脚的汉景帝腰斩;打败瓦剌,赢得京师保卫战胜利的于谦,被明英宗以谋反罪冤杀;崇祯帝中了满清的反间计,将大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历史是斑斓的,有趣的,但有时也是冷酷的,血腥的。带着敬畏,翻阅历史,我们心头时常会掠过一丝悸动。
南朝刘敬叔《异苑》一书中,有两则关于檀道济的小故事。檀道济在清溪居住时,二儿子夜里突然梦见有人来绑自己,想要叫,却又叫不出来。第二天,只见他的身上还有绳子绑的印痕。原来,这所宅院是当年东吴大将步阐居住的。步阐投降晋朝,被陆抗所杀。后来,檀道济果然落得和步阐一样的下场。
檀道济镇守浔阳,被朝廷召回。与家人分别时,大家欷歔不已。有人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檀道济此去很可能回不来了,于是编了首儿歌:“生人作死别,荼毒当奈何?”船快要开的时候,家里养的一只孔雀突然跑来,衔住檀道济的衣服不放,怎么赶也赶不走。结果檀道济入朝之后,就被杀掉了。
古人总喜欢用“宿命论”,来解释很多事情的是非因果。像通俗小说《说岳全传》,就将岳飞说成是如来座前的大鹏金翅鸟降凡,秦桧是被大鹏鸟啄瞎左眼的铁背虬龙投胎,秦桧之妻王氏乃是被大鹏鸟啄死的女土蝠投胎。似乎秦桧、王氏后来陷害岳飞,不过是以了宿怨罢了。
其实,历史就像双刃剑,忠与奸,是与非,善与恶,又有谁能说得清清楚楚?讲得明明白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