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张郃是不是死于非命?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郃,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郃在击袁谭、讨陈兰、破马超、征张鲁时屡立战功,更为曹操所倚重,让他和夏侯渊一起留守汉中,抗拒刘备。刘备杀了夏侯渊,魏国军队失去了统帅,一时军心惊慌,诸将公推张郃为主将,张郃临危自任,稳定了大局。直到曹操亲自到汉中前线,刘备始终不敢和张郃交战,其对张郃的忌惮为天下所知。
曹丕当上皇帝以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为鄚侯。魏明帝曹睿即位,张郃被派往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兵出祁山,连下曹魏三个郡,魏国非常震惊。魏明帝派张郃总督各路人马,抵挡诸葛亮。张郃在街亭打败了马谡,平定了反叛的魏国三郡,魏明帝赞赏有加,增加他的食邑一千户。诸葛亮再出祁山,猛攻陈仓,魏明帝再次征召张郃抵御。魏明帝亲自设宴为张郃送行,问张郃,等到大军赶到,诸葛亮是不是已经占领陈仓很久了?张郃回答说,恐怕我还没有到那儿,诸葛亮已经撤退了,屈指算来,诸葛亮的粮草只怕还支撑不了十天!事情果如张郃所料,张郃到达南郑,诸葛亮已经撤退。回到魏国京城,张郃被任命为征西将军。
张郃“懂得军事变化的规律,善于安营布阵,预料战争形势和地形条件,无不符合他的算计,连诸葛亮都惧怕他”。但就是这样一个身经百战,智勇兼备的名将,却死于一次简单的追击战当中。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张郃奉命率军西到略阳,诸葛亮军退,张郃追到木门,流矢射中张郃右膝,因此去世。
诸葛亮是主动撤军,必然会有所戒备,作为一个有谋略久经战阵的将军,张郃为什么会贸然追击,并中埋伏被射死呢?
《魏略》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张郃知道诸葛亮会有戒备,也提出来“归军勿追”的意见,但由于司马懿是主帅,他必须执行命令,因此中了埋伏,而且中的是山谷中的埋伏(乘高布伏)。
司马懿是军事谋略家,他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撤退时必然有所防备,但他为什么还要命令张郃前去追击呢?一般认为,这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就是想借诸葛亮之手杀掉张郃。
《三国志·张郃传》当中并没有记载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关,那么《魏略》的记载是不是准确?应该说,牵扯到司马懿的失误、责任问题,《三国志》是不敢有贬损的文字出现的,而这次战争统帅又的确是司马懿,所以,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死应该是有责任的。换句话说,既然《三国志》没有这段记载,我们也只能相信《魏略》的记载。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张郃呢?
魏明帝时期,曹操时期的魏国大将已经所剩不多,而能够在谋略上和司马懿比肩的也只有张郃一人。在实战经验上,张郃更是胜司马懿一筹,这就是司马懿忌惮张郃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魏国的君臣应该看得很清楚,而魏明帝也开始重视并使用张郃。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魏明帝曹睿任命张郃为西路军总指挥,张郃不负所望,在街亭打败了马谡,让诸葛亮无功而返。次年,诸葛亮再攻陈仓,魏明帝再召张郃到京师,并亲自设宴招待,让他出兵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但还是昼夜兼程赶往陈仓。这说明,魏明帝随时可以让张郃独当一面,张郃也有能力代替司马懿成为魏国的前方统帅。
在和司马懿共同作战时,张郃对战场形势的看法往往更为准确。尤其是在张郃死亡的这次战争中,张郃两次的建议都没有被司马懿所采纳,而事后证明,张郃的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司马懿此前一直在对吴作战的前线,对于和蜀国、和诸葛亮作战,他对战场的情况以及对于对手的了解,并没有张郃熟悉和深刻。当魏国和吴国双方进入相互自守的阶段时,对于蜀国的战事就会成为魏国的第一军事要务,一个对蜀国知彼知己、屡有胜绩的张郃,取代司马懿是完全可能的。
司马懿的才能,强项在于军事谋略和行政能力,而张郃在这方面恰恰也表现出一定的倾向。“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就是说,张郃并不仅仅是一个只会上阵拼杀的武将。而这时候的魏明帝,已经很重视张郃。张郃推荐他的同乡卑湛,魏明帝马上给予提拔。就是张郃本人,其职务也不断提升,爵位也不断提高,至死亡时,其地位已经和司马懿差不了很多。
一般说来,这时候的司马懿还没有篡逆之心,不可能对张郃下狠手。但问题在于,没有篡逆之心并不等于不担心自己的地位的稳固,假如魏明帝在军事上更多地依重张郃,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还能这般重要吗?尤其是,这时候魏国真正掌控军队的大司马曹真已死,假如张郃再没有了,魏国能领军打仗的还有谁?至于后来曹真的儿子曹爽,不用说,他和张郃不在一个档次上。
张郃之死,很难说不是一个悲剧,至少会让人认为,在野心家身边,才能也可能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