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禧,恐怕是人尽皆知了,但晚清历史上,有一人一直被忽略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开始只是嫔妃,然而不到半年,就登上皇后宝座,可见慈安若非聪明之辈,是不可能冠绝后宫的。
事实上,咸丰帝虽然风流倜傥,心机深沉,连大臣都摸不透,却始终宠爱她,信任她。
弥留之际,咸丰唯独将慈安召到身边,告诫她慈禧有可能“恃子不法”,于是特给她一个“御赏”大印,限制慈禧。
如何限制?八个顾命大臣要是颁布政令,必须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在慈禧手上)大印才有效。
由此可见慈安深得咸丰信任和依赖。
慈禧要不是后来的同治帝他妈,是根本不可能垂帘听政的,因为她声望、资历、影响力都远逊于慈安。
而慈安也确实能当得起国家主宰。
《清宫遗闻》中就记载了“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的话,意思是慈安不仅有德,而且大事都是她说了算。
比如慈禧的太监安德海,仗着慈禧撑腰,胡作非为,朝野上下,无不痛恨。后来被丁宝桢拿获,慈安命令“立斩之”,一时人人称快。
还有诛杀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贪淫的胜保,封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重臣,都是慈安之意。
如此品德和能力,天下人人皆知,甚至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地步。
洋务运动,看起来第一功臣是恭亲王奕訢,实则是慈安,更没有慈禧啥事。不信你看后来奕訢和慈禧做事,干啥都不成。
正因为慈安的才能,朝内倚重贤臣,封疆启用名将,所以朝政清明,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同治中兴”。
慈安和慈禧最大的区别,除了慈禧有强烈的权欲外,还有一个就是:慈安一切为国家利益,而慈禧,都是为自己利益。
所以,如果不是她突然死去,晚清的历史很有可能会改写。
关于慈安的死,说法历来就有很多,也有一些人说她是正常死亡。
但根据她死前和慈禧接触最多,死后慈禧获利最大来看,个人认为,她的死,慈禧是逃脱不了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