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天波府一门忠烈,抗击契丹入侵,保家卫国,父子兄弟血洒疆场,老令公杨继业兵败两狼山,苏武庙前碰李陵碑而死,七郎八虎子孙世代为国尽忠。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存在着杨家将,特别是杨继业的原型杨业更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杨业本名杨重贵,山西太原人,自幼就喜欢倜傥不羁,善于骑射打猎。而杨家一直是麟州(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豪强大族,父亲杨信与当时后汉麟州刺史刘崇交情极深。刘崇非常喜欢杨业,于是为他更改名姓为刘继业。951年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任命杨业为保卫指挥使。杨业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建雄军节度使,国人称之为“杨无敌”。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领十几万大军北伐,包围北汉都城太原,内外援断绝,北汉后主刘继元出降。而杨业依然据城苦战,宋太宗令刘继元下书招降,杨业痛哭流涕向北拜了一拜,然后解甲归顺。久闻其名的宋太宗大喜过望,下令其恢复杨姓,单字一个业,封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北伐宋军兵败高粱河后,辽军为报复,不断南侵骚扰北宋边境,杨业因英勇善战、熟悉边情,被任命为代州知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980年三月辽军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杨业率麾下数千名精锐骑兵从小道出雁门关北口,然后南向与正面潘美的主力夹攻,驸马侍中萧多啰被杀,都指挥使李重诲被俘,辽军大败,杨业以功领云州观察使。自雁门关大捷后,辽军畏惧杨业,见其旌旗便迅速撤退,杨业之名威震天下。杨业以一介降将,未及一年便屡立战功,受到上司、同僚的嫉恨,秘密向宋太宗上书进谗言。宋太宗对其眷遇正隆,将谗书一并封送杨业,以示信任。
986年为恢复幽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再次北伐,潘美担任西路军主帅,杨业为副帅,向云州、应州方向进军。西路军进展顺利,接连攻克云、应、寰、朔四州。不料北伐主力东路军十万人在岐沟关惨败,宋太宗下令其他三路撤兵,同时下了一道昏聩的命令,让西路军掩护四州之民十万余人迁居内地。宋军以步兵为主,辽军全是骑兵,这明显是想让四条腿的和两条腿的赛跑。
而当时辽军主将耶律斜轸率十余万骑兵已攻陷寰州,距离宋军咫尺之间。杨业建议利用地形节节防御作战,监军王侁主张正面迎战。杨业力陈不可,王侁讥讽道“君侯素号杨无敌,如今逗留不进,莫非有二心?”杨业本来是降将,于是慨然出战。临行前,已预测到战局不利,于是请求潘美在陈家谷口部署强弩用以接应。潘美于是在谷口布阵,当王侁听说杨业已经取胜,准备带兵前去争功,潘美不能制止,途中又听说杨业战败,便撤军南还。
而杨业在狼牙村遭遇耶律斜轸大军的埋伏,杨业率军突围。自午至暮力战退至陈家谷,见大军已撤,自知必死,遂率领帐下将士力战身受重伤,负伤几十处,士卒伤亡殆尽,还挥刀斩杀百余敌军。由于战马重伤不能奔跑,杨业藏匿在深林中,辽将耶律奚低望见袍影,一箭射去,杨业坠马被擒。陈家谷之战,杨业对部下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儿,俱死无益,可归报天子。”但自淄州刺史王贵、长子杨延玉以下百余人皆奋勇战殁,无一人逃还。被俘后杨业绝食三日,箭伤发作身亡,一代英雄殒命塞外。
值得一提的此次辽军主将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此人与高粱河之战射伤宋太宗赵光义的耶律休哥并称一时名将。而射中杨业的是辽军右皮室详稳(宿卫军的统领)耶律奚低,此人精通箭法,战必当先。当时军中有令,务必生擒杨业,结果杨业因绝食,致箭伤发作而死,因此耶律奚低战功不赏。
宋太宗听闻杨业全军覆没的噩耗,十分痛惜,下令将将潘美削秩三等,监军王侁削职为民,发配金州。同时赠杨业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册封其子杨延昭为崇仪副使,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此后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称其为“杨六郎”,1014年病死于高阳关任上。其子杨文广随范仲淹镇守西北,抵抗元昊,又随狄青南征侬智高,随后镇守定州,直到1074年病逝。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为将,为国守边。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称赞他们“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明清时代,民间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到现代杨家将以影视剧的形式依然活跃在荧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