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真相,需要史学家应有的学术良知和勇力。
譬如提及吴佩孚的领袖特质,现在的教科书罕有所涉。甚至年轻的一代,更不知吴佩孚是何许人。或许读了这篇文章,一些所谓的领袖们应许更会脸红。
纵览中国近现代史,能与吴佩孚比个人品质比综合实力的,恐怕所剩寥寥。这不是溢美之词,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吴佩孚生前,有人便誉之为“中国之华盛顿”。
此人,工于书法,精熟兵书,品学兼优,智勇双全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在其诞生之际,时为小商人的父亲梦见戚继光进入家门。为表示对抗倭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继光的字“佩玉”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早年因父亲早逝,他便辍学挣钱养家,孝顺生母,不远游,游必有方。其间拜家乡名儒为师,并精习兵书,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穷困潦倒之际,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即可为他人“卜卦算命”。
目睹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曾经在家乡当过水师营学兵的秀才吴佩孚,愤而投笔从戎。
不久因书法独绝、谍报天赋,智勇双全的吴佩孚被荣升为陆军上尉。后来,吴佩孚奉命携带重要情报到奉天附近的新民屯参加秘密会议,途中被俄军以“间谍”之名逮捕。吴佩孚拒不承认自己谍报员身份,在押往哈尔滨途中跳车逃脱。
此人,天资聪慧,读万卷书,行万里,阅人无数
有实力,又逢伯乐,吴佩孚真是生而逢时。他有个上司叫郭绪栋,认为他做个上尉,很屈才,特写信给老熟人曹锟,说吴佩孚是人中之龙,前途不可限量,这才保送他进了武备学堂,自此,吴佩孚渐入政治明星之列。
翌年,曹锟成了三镇的统制(师长)。一次吴佩孚随曹锟驻防吉林时,曹锟要用东北地图,整个第三镇只有吴佩孚有一张在日俄战争时期自己绘制的东北地图,由此曹锟对吴佩孚开始有所关注。随着曹锟势力的壮大,吴佩孚的官位也不断攀升。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时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汤芗铭在长沙举行全湘名流会议,请师长曹锟致词,但曹锟很不善于辞令,吴佩孚主动请缨。
吴佩孚从汤芗铭督湘有方,受到万民敬仰说到湖南人杰地灵而湖南诸将胸有韬略。这番颇富煽情之言打动了在座诸位,尤其是汤芗铭听得连连称赞,认为吴佩孚确是军中奇才,可惜官阶太低,会后便以湖南省督军府的名义向曹锟发来公函:“兹借调贵陪吴佩孚来敝省主巡警旅军政。如贵部认为必须交换条件,敝省一定酌情满足之。”曹锟想一个堂堂的都督仅见吴佩孚一面,竟然要将其借走,而且还要升为旅长,想必吴佩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楚材晋用,不如楚弓楚得。于是回函:“本部已提升吴佩孚为第六旅旅长,掌管兵权,如何外借?”
袁世凯死后,群雄失驾,北洋军阀遂分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各自为政。在吴佩孚建议及积极协助下,直系首脑曹锟加强第三师军事训练,大规模扩军为五个混成旅。1917年7月张勋复辟,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曹锟被任命为西路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为先锋率其精锐之师对丰台、天坛等处“辫子军”发起进攻,大获全胜。
以此为转折点,曹锟、吴佩孚替代冯国璋逐渐成为直系实力人物,直系势力崛起且发展迅猛。尔后其声望远远超过自己的老上司曹锟,成为北洋军阀的核心领袖。
此人,与大学生的爱国立场保持惊人的一致,“内讧让位于御寇”
1919年全国爆发了反对“巴黎和约”的五四运动。面对民族危亡,皖系力主签约,吴佩孚坚决反对,奉系则乐得坐山观虎斗。
直系枭雄吴佩孚直接通电大总统徐世昌:“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并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
当北洋政府对爱国学生进行大肆逮捕时,他认为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之时,这些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民族前仆后继,“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让大总统释放学生,否则众怒难犯。
吴佩孚在五四运动中的行为深得国人的赞许,认为他是一个富有胆略的爱国将领。吴佩孚及直系声望剧增。而皖系却因对外妥协退让,对爱国学生的镇压以及一些将领危害一方等行径而弄得声名狼藉,“段氏令名,至是扫地无余”。
直皖一战后,吴佩孚虽只是区区的一个师长,但却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战后美国陆军助理武官费禄纳少校曾到保定访问曹、吴二人,然而从费禄纳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可以看出,在他眼中吴佩孚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袖,“直系首脑中最杰出的是吴佩孚他的行动是一个真正爱国者的行动,他是为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个人利益而工作的,他显然极为民主,他的士兵对他既非常尊敬,又十分爱戴”。 时人称吴佩孚为“大帅”,曹锟则被称为“老帅”。
此人,“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是当代中国之华盛顿”
吴佩孚虎踞洛阳,在其最鼎盛时期,拥兵数十万人,其中直属部队五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十余万人,控制着直隶、陕西、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地盘。当时全国有18个省的督军、总督的代表机构就设洛阳,洛阳成为各方所仰望的中心,被时人称为“西宫”。
由于吴佩孚当时已成为北方实力最大的军阀,洛阳实际上成为了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按曹锟所言:“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1924 年,吴佩孚处于其一生之中的巅峰时期。9月8日,吴佩孚以“中国最强者”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是时,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是当代中国之华盛顿”。
此人,遭人算计,宠辱不惊,安于清贫,与世无争
但由于曹锟有遭人唾弃的贿选、血腥镇压“二七”大罢工的恶名,吴佩孚备受牵连。张作霖以反对直系发动江浙战争为由,乘机出兵十五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吴亲率二十万人马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当吴佩孚亲率10万大军正在激战之时,与吴佩孚有个人矛盾的排除异直系第三军冯玉祥突然带领他在后方的3万人马从热河撤军,并与直系将领胡景翼、等密谋倒戈,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中央政权。直系的内讧直接导致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
悲痛之极,吴佩孚致信谴责冯玉祥:“与足下袍泽数年,以心相印,今被暗算,夫复何言!昔乐毅云:“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佩为亡人,亦曾受教于君子,惟不明心迹,是以不免耿耿耳。吴佩孚泣启。”
此后英雄倍加孤独。人称儒帅的吴佩孚地处两湖,事实上成为了北伐军的头号目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血战后,吴佩孚兵败两湖后,被迫流亡入川,受到杨森的庇护。直到1931年春,蒋介石已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才允许吴佩孚离开四川。吴佩孚屡次兵败,已心灰意冷。
在结束了四年流寓生活后,同年秋,应张学良以子侄身份的邀请定居北平……
此人清廉磊落,后来为南京大屠杀,绝食明志,最终惨遭暗杀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用尽一切办法收买汉奸为其服务。吴佩孚作为北洋军阀中继袁世凯、段祺瑞之后的中心人物自然成为日本特务的焦点。日本竟然在北平、汉口分别设立主要对吴佩孚进行策反活动的大伯机关和竹机关。
对日本的侵略罪恶,吴异常愤怒。就在张学良到北平火车站来迎接他时,他质问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为何不抵抗……
不久又通电揭露伪满洲国成立的本质:“伪称满洲独立国,实际为日本附庸,阳辞占领之名,阴行掠夺之实。”而其部下王克敏在北平组建“华北临时政府”,旧部齐燮元也出任了伪京津卫戍司令,公开叛国投敌。世态炎凉,吴佩孚倍加心寒!
当得知“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后,为表示抗议,他整整绝食了两天……
国军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他为淹死很多日本人而喜,但又为无家可归的140万中国人而悲……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川本等采取拉拢、威逼各种手段都未能让吴佩孚放弃崇高的民族气节!
董必武在《日本企图搬新傀儡》一书中对吴佩孚作出了中肯评价:作为军阀,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1939年12月4日,戎马半生的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后猝死。可怜吴公,如此悲惨的结局!
噩耗传出,北平的日本占领军和汉奸政权重重祭奠了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连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也参加了公祭仪式,而华北沦陷区的各省市三日之内均下半旗志哀。
关于吴佩孚死因,至今仍有三种说法:1、被日本人害死说。这也是内地和台湾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说法;2、、被国民政府的特工人员投毒致死说。这是当时媒体上的说法;3、患牙病并发败血症说,这是参与“吴佩孚工作”的日本高级间谍的说法。
事实上,吴佩孚确实被日本特务暗杀而死。其孙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了那段历史:
“日本侵略者想利用先祖父与蒋介石政权的历史宿怨和在社会上的威望,企图敦劝他出山当傀儡。一时间,每日宅前车水马龙,军警林立,日特首领及形形色色的汉奸说客络绎不绝,门前经常水泄不通。但先祖父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生之地”,还斥责汪精卫是“无耻下贱”。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他多次对日特头子拍桌子,掷茶碗。
先祖父提出了日寇不可能接受的‘出山条件’:日军必须全部撤出中国,确保自己的实力、实权和实地。先祖父自知身处险境,谆谆教诲我父亲:不准当汉奸!”
“1939年12月4日,北平大雪。日特头子川本会同齐燮元携日本军医前来强行‘治疗’。家属欲阻拦而不得。我们后来得知,当时是由我父亲扶护头部,母亲也在侧,川本、齐燮元现场监督。日医用手术刀在浮肿的右腮下气管与静脉的部位一刀割下,血流如注,先祖父顿时气绝。母亲从屋中出来时,痛哭失声,告诉我们:‘天塌了!’噩耗一经传出,楼上下、院内外一片大乱,哭声震天。祖母当场昏厥。当时的情景,给我们的印象十分深刻,直到如今,还历历在目。”
吴佩孚生前作品颇丰。著有代表作:《春秋正识证释》《易箴》《大丈夫论》、《日食参考说》《循分新书》等。
综之,观吴公之品学,不知哪些人会感到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