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多明朝的仁人志士来说,明朝的这些公公,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的权阉们,着实是一群难对付的家伙,即使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和他们成为对手,看看他们在政治斗争舞台上取得的胜利,也会不由自主觉得头疼。
然而,再强大的对手,也都有其无法掩盖的弱点,就像欧洲神话里的那位大力士安泰,全是金刚不坏,却惟独是脚上那一块脆弱的皮肉,最终要了他们的命。
放在明朝的公公,甚至是上面大名鼎鼎发的“四大权阉”身上,却也是同样的道理,仔细看看历史就知道,明朝的“四大权阉”,无论生前如何风光嚣张,却无一人能风光一世,其中的三个人不得善终,唯一得善终的汪直,却也是繁华散尽,身败名裂之后的郁郁而终。
而导致他们从人生的巅峰急跌谷底的,却往往都是一些看似低级到匪夷所思的计划外失误。更都是在人生最为风光无限的时候,以始料未及的方式惨遭致命一击,看似偶然的倒霉过程,实则深藏了必然——他们自身无法避免,也无从遮掩的人格弱点。
所以如果我们穿越到明朝,假如真的成了权阉们的敌人,这未必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从他们真实的人生履历中,特别是从人生波峰到谷底的猝然跌落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找到他们看似隐蔽的破绽,继而,找到致命一击的方式。表面的无懈可击,永远都是假象,而击倒他们的,却时常是最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的方式。因为每一种方式,都对准了他们的弱点。
比如,明朝第一位专权宦官,四大权阉中的王振,他身上的弱点,就可谓多多,最后害了他的,首先也是这些毛病。
在四大权阉中,王振是唯一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教书先生),这种知识分子的背景,确实成就了他的成功,他在日常政治斗争中的狡诈权谋,奇思妙招,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对书本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这个人极善伪装,装老实的时候,比老实疙瘩来老实。
朱祁镇登基早期,朝廷里掌握大权是,是以三杨(杨荣,杨浦,杨士奇)为首的文官内阁,对待这三位老家伙,王振一度比亲孙子还乖,比如他受命去给杨士奇送文件的时候,常常显得毕恭毕敬的,一说话就点头哈腰,杨士奇请他坐下,他就一脸的受宠若惊,连说不敢。一来二去,把阅人无数的名臣杨士奇也感动的不行,连连赞叹说,在太监中也有王振这样的贤良啊。
可反过手来,他就接着杨荣贪污和杨浦儿子杀人两件案子大做文章,逼得两位老臣黯然去职,最后只剩下杨士奇一人苦苦支撑,最后也在王振的排挤下辞官归隐。朱祁镇的老祖父——张太皇太后,原本极其鄙薄王振,甚至一次召王振觐见的时候,还差点以王振干政为由把他砍了,当场差点吓得王振尿裤子。自那以后,对这位彪悍的老太太,王振也下死力的巴结,每次老太太把王振叫去训话(主要是臭骂),不管骂的多难听,都咬碎了牙忍着,脸上还做诚惶诚恐虚心接受状,一来二去,倒把老太太弄的过意不去。
而且他还相当的会来事,比如有一次,笃信佛教的张太皇太后,欲带朱祁镇一道去城外拜佛,结果文官重臣们群体反对,朱祁镇更两头为难,跟老太太去,铁定挨百官骂,不跟老太太去,铁定挨老太太骂,当不想两头挨骂的朱祁镇犯纠结的时候,王振的主意却帮他解决了难题:把城外的佛像请到宫里来,和老太太一起在宫里拜,这样既哄了老太太高兴,又堵住了百官的嘴。
这事之后,老太太果然高兴,原本砍了王振的心都有的她,也从此对王振欢喜的很,这种欢喜,甚至一直保持到她过世。然而,就是这个会来事的王振,等着老太太前脚刚咽气,后脚就把明朝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禁止太监干政的铁牌毁掉。不管是干工作还是搞政治斗争,这人,都典型属白眼狼的。
然而这世界上所有的白眼狼,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得知便猖狂。王振更不用说,没势力的时候,他比谁都能装,有了势力的时候,他比谁都猖狂,甚至,能猖狂到脑残。
王振人生中的第一场杀身之祸,其实就是被他自己脑残般的猖狂闹出来的。当时朱祁镇刚刚登基,身为朱祁镇“先生”的王振也得到重用,仗着朱祁镇宠爱自我感觉良好的王振,也就动了把老臣们挤兑回家的心思,而他所用的,恰是最无知的方法:一次他去内阁传旨,见“三杨”都在办公,便毫不客气的说了句“你们三个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当什么官啊,赶快回家养老吧。”
就这一句话,当场把三位老臣气得打哆嗦,可这三根“老油条”哪里是好惹的,回过头来就去找张太皇太后哭诉了,紧接着,就有了张太皇太后当着五位辅政大臣的面要怒砍王振的惊魂一幕,一猖狂,差点把命都猖狂没了。
等着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也相继罢官去职,王振终于独揽大权后,他那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毛病——猖狂,又不出意外的发作了。而且这次的表现更丰富,比如因为猖狂,耳根子就变得软,最喜欢听奉承话,工部郎中徐佑认王振当爹,甚至为了巴结他,自己都不留胡子,有次王振很奇怪的问,你怎么没胡子啊,徐佑恭恭敬敬回答说:爹您都没长胡子,我这个做儿子的怎么能留胡子呢,这不孝顺啊。就这一句恶心的奉承,竟当场把王振喜得哈哈大笑,立刻将徐佑提拔成工部侍郎,擅长拉帮结派的他,拉来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类货。
而王振最后的身败名裂,也就是载在他的“白眼狼性格”上,甚至可以说总爆发——瓦剌事件。先是瓦剌可汗也先与明朝发生贸易纠纷,王振很猖狂,想当然的用强硬的方式处理问题,却没有想防备对方可能进行的报复。等着吃了亏的瓦剌大怒,集结人马打上门来,王振却猖狂到极点,摆出愤青状积极要求皇帝御驾亲征,硬是撺掇着明英宗朱祁镇带着五十万大军打了出来。
这一路上,王振猖狂加小心眼到极点,一路上巧立名目,打击报复反对北征的诸大臣们,直到大军来到大同边关,亲眼看到了敌人的阵仗,王振二话不说,立刻露出了怂人本色,一枪没放,就撺掇着大军沿原路返回,五十万大军活活做了回折返跑,可跑还没跑成,被瓦剌彻底吓怂的王振,大脑进入了极度短路的状态,居然在大军即将进入怀来城的时候,请求朱祁镇绕道,原因是想回家乡风光风光,还没走到他老家蔚州,王振却又突然改了主意,要大军再次绕道,原因是怕部队踩了老家的庄稼,就这么连番折腾,明军终于被瓦剌追上,五十万大军被包了饺子,御驾亲征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沦为俘虏。至于脑残不断的王振,则死在了乱军之中。
其实纵观王振在土木堡之变前后的所有表现,可以说比起早期他与三杨相斗的心计权谋,在智商上的差距何止万千,得知便猖狂,猖狂便脑残,便是王振风光外表下的最大弱点。就算没有土木堡事件,他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