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提起“郭松龄反奉”、郭松龄夫妻“小河沿暴尸”,年纪稍长一些的人可能皆有耳闻。但对于郭松龄的妻子韩淑秀,以及二人的旷世情缘,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韩淑秀出生于1891年,奉天小东关小津桥胡同(今沈阳市沈河区),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虽然家境窘迫,但是身为医生的父亲,深知知识的力量,在韩淑秀到了上学的年龄,毅然将其送入学堂读书。
1906年,韩淑秀小学毕业,适逢奉天女子师范学堂选派人员赴日本深造,因有名额未满,面向社会补录,韩淑秀以其优异的成绩成为18名幸运者之一,进入奉天女子师范学堂学习。当时,正是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传入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活跃时期。沈阳的同盟会经常潜入韩淑秀所在的学校活动,切身感受到清末腐朽统治的韩淑秀很快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分子。
如果没有结识郭松龄,韩淑秀可能会终生为师,寿终故里,然而历史就是充满许多偶然和必然。一个偶然,韩淑秀结识了郭松龄这个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人,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上演了一幕传奇而凄绝的爱情悲剧。
郭松龄,字茂宸,祖籍山西汾阳,据说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明代,其远祖受命来东北戍边,及至清末,由于世乱和兵祸,家业无存,举家迁至奉天东郊渔樵寨村(今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落户。1883年郭松龄出生,其父以开设私塾为生,郭松龄幼年随父读书,1905年进入奉天陆军小学(后改陆军速成学堂),因成绩突出,毕业后经总办袁克定送入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校见习,半年后回奉天担任防军哨长。之后,经友人介绍,郭松龄认识了韩淑秀。
郭松龄结识韩淑秀时,她正与友人积极筹划武装起义。在韩淑秀的介绍下,郭松龄与“联合急进会”取得了联系,并积极参与谋划活动,密谋起义。由于筹划不周,起义计划外泄,奉天当局对其进行了疯狂地镇压。不久,郭松龄被捕入狱,当局贴出布告判处郭松龄死刑,于是韩淑秀开始四处进行营救活动。
关于韩淑秀的冒死相救,现有三个版本。
一个是郭松龄入狱后,韩淑秀四处活动,进行营救,最后通过张作霖五夫人的关系,郭松龄被释放。
另外两个版本极具传奇色彩,也极具戏剧性。
一说起义事败后,郭松龄因身着洋装,去掉辫子,且持有四川新军证件而被逮捕,草草讯问后,便押赴刑场问斩。在这刀落人亡的生死时刻,单薄柔弱的韩淑秀拨开荷枪持刀的军警,高喊着“刀下留人”,向监斩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说,自己是郭松龄的未婚妻,郭松龄是奉天人,现是四川新军朱庆澜手下的营长,因订婚已经三年,特回奉完婚。由于装束异于常人,故因为误会被抓。巧合的是,郭松龄的上司朱庆澜是四川总督赵尔丰的下属,而赵尔巽又是赵尔丰的亲兄弟,于是,在弄清缘由的情况下,郭松龄被当场释放。
另一说与上一说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郭松龄行刑的日期是1912年12月25日,就在郭松龄被押赴大西门外荒草地杀人场即将行刑之际,韩淑秀手持当日登有“清帝退位诏书”的《盛京日报》,高喊“刀下留人”冲入法场,以政局骤变的快讯,挽救了郭松龄等人的生命。
我们姑且不去论证哪个版本的真伪,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是韩淑秀在郭松龄命赴黄泉的千钧一发之际挽救了他的生命。正是这种患难与共的经历,使二人不久便结为生死与共的恩爱夫妻。郭松龄的继子郭鸿志在评价郭、韩二人的婚姻时曾说“先父和母亲的结合,机缘是辛亥革命,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