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生中极为重要却无名分的女人是王桂荃

   2020-12-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启超和元配夫人李蕙仙生有3个子女长大成人,即长女思顺(令娴),次子思成,三女思庄。另外6个子女为第二夫人王桂荃所生。关于梁启超和这位夫人的关系,自始至终充满着神秘色彩,几乎现存的所有资料都对此讳莫加深,闪烁其词。对此,只有冯自由的《革命逸

梁启超和元配夫人李蕙仙生有3个子女长大成人,即长女思顺(令娴),次子思成,三女思庄。另外6个子女为第二夫人王桂荃所生。关于梁启超和这位夫人的关系,自始至终充满着神秘色彩,几乎现存的所有资料都对此讳莫加深,闪烁其词。

对此,只有冯自由的《革命逸史》有所透露。据《革命逸史》所记,李蕙仙与梁启超结婚时,还带来了两名丫环,一个叫阿好,一个叫王来喜,王来喜即王桂荃。阿好脾性不好,不听使唤,不久被梁家赶出家门;而王来喜则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喜欢,家中事务甚至财政都交由她掌管。

关于王妹的来历,另有一种说法。说李蕙仙回贵州娘家省亲时,忽然在田野里发观,—位美丽健康的大脚姑娘,李氏即“将她带了一同回家”,“王桂荃在1902年才进梁家的门”等等。有学者考证,李氏婚后仅于1894年冬至1896年秋回贵州—次,戊戌变法后,她先从上海去澳门,后去日本,至1913年才归国。由于她是通缉犯的家属,所以不可能于1902年回贵州娘家探亲。

关于两人的同房时间,大约是在1902年冬天。当时,王桂荃已满22周岁,这位出生于四川广元、比梁启超小9岁的“王妹”,早已是妙龄女郎。入梁家十多年来,她朝朝暮暮陪着李蕙仙,服侍这位女主人,与李蕙仙结下姐妹之情。同时,她为梁启超磨墨送条,问寒问暖,与男主人相处,亦颇为亲密。王妹来日本时已18岁,她那苗条的身材、漂亮的脸蛋,温和的性格,热情的服侍,早已为名流才子梁启超所爱慕。但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已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因而不便越雷池—步;而仆人王妹日日与这位名士才子相处,敬爱之情虽油然而生,但由于主仆身份的限制,亦不敢再向前走一步。

梁夫人李蕙仙出身名门官府、对封建家庭里三妻四妾视为伦理之常情,将大夫人为丈夫娶小妾视为贤德。李蕙仙发觉丈夫与王妹之感情有不可遏制之势,就来了个顺水推舟。这样,既可加深与王桂荃的姐妹情谊,又可以使丈人得到更好的服侍。基于这种考虑,李蕙仙主动向丈夫提出,成全他与王妹的爱情,纳为二房。梁启超听到夫人的这个决定后,如痴如呆,出乎他的意料。他由衷地感激夫人的宽宏大度,经过几番推辞后,就同意下来。梁启超在得到夫人的帮助后,只好放弃了一夫一妻制倡导者的责任,与王桂荃结为百年之好,对于他自己的主张,无疑是一种不小的嘲讽。

不过,也有人说,梁启超与王桂荃的同居,最初是背着李蕙仙的,而最初,李蕙仙也十分生气,醋海翻波闹了一阵子别扭。1904年秋,王桂荃生子思永。由于王桂荃生下了孩子,李蕙仙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与王桂荃和好如初。由于各方面的顾虑,梁启超一直没有公开将来喜纳妾。

李蕙仙死后,王来喜自然成了第一夫人。她对梁启超晚年的生活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梁启超常在给儿女们的信中提到她。拒绝了红颜知己何蕙珍,却娶了传统女子王来喜,主张一夫一妻制,却最终纳了妾。善变的梁启超在婚恋上也同样矛盾多变。可惜迷雾重重,梁启超与王桂荃的个中情缘,我们不得而知,但王来喜是梁启超的第二夫人,却是不可置疑的事实,他们之间共生有6个儿女也是事实。这6个儿女是: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

梁启超则大约是考虑到自己有背一夫一妻制的主张,所以从不对此事张扬,尽量避讳,他在信中提到王桂荃的时候,多称“王姑娘”、“王姨”或称“来喜”。只是1924年,原配夫人李蕙仙病重,王桂荃又怀上了儿子思礼,适值临产时,梁启超在写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才首次使用了“小妾”的称呼,信中说,“思永既行,小妾又临月,现在狼狈万分,望思成归如望岁。”

梁启超有一大娱乐,就是爱玩麻将。据他的学生杨鸿烈说,梁在北京西郊清华园讲学期间,每到星期六所谓“周末”和礼拜天,便静极思动,回北海快雪堂接见宾客,与当时所谓财政金融“巨头”如王克敏等大官僚搓小麻将,以寻乐消遣。有一回,有好些与梁熟识的知识界名流来访,请他举行一次公开演讲,但因所订演讲时间与他所定打麻将的时间相冲突,梁启超便婉辞道:“对不起,你们所订的演讲时间,恰和我的四个人的功课时间相冲突。”客人误以为梁所说是要给学生补功课,便间当时在场的杨鸿烈,“是否你天天都要到此请梁先生讲书?”梁听见笑答道:“非也!是我和几个朋友,搓搓小麻将,作方城之戏。”由于梁玩麻将的瘾很大,有时逢节假日,他同朋友可打上二三十圈通宵达旦;居家养病时,也不肯闲暇,与家人打麻将消遣,以致王夫人为照顾他身体,有时不得不出来干涉。

据梁启超的外孙子吴荔明在《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介绍,由于李蕙仙是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所以儿女们都称她为“妈妈”,而称王桂荃为“娘”。王桂荃的身世很悲惨,4岁时不幸父亲猝死,继母虐待她,她从4岁到10岁被人转卖了四次做丫头。最后随李蕙仙来到梁家,那时她已十几岁,梁启超才给她起了个大名。

王桂荃虽出身贫苦,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但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和梁启超一起流亡日本后,接触到日本现代文明,接受了新思潮,开扩了眼界,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她既是李蕙仙的得力助手,又是她各项意图的忠实执行者,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并负责家务方面对外联系。她负担一大家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孩子,每天督促孩子们做作业,坐在一旁孩子们读书、写字,她也跟着读,就这样学会了读书看报,还会记账,写简单的信。为了使梁启超能专心工作,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使得家庭和睦安定。

梁启超的二儿子梁思成皮肤白嫩,二女儿梁思庄皮肤黝黑,两人都不是王所生。梁启超开玩笑地说,要是这两人换一下就好了。但王桂荃却说,“思庄皮肤虽黑点,但长得乖巧,我喜欢。”思庄从小胆小,爱揪着王桂荃的衣角走路,洗澡也一定要王桂荃亲自给她洗,否则就宁肯脏着。在日本时,那里的澡盆是木制的大桶,很深,而且是一家人用一盆水,到最后才放走。有一次王桂荃给思庄洗澡,因为思庄胆子太小,王桂荃没有抓住,一不小心沉到桶底去了,吓得王桂荃立即放水,一下子把思庄像抓小鸡一样抓出桶外,两人都吓了一大跳,一盆水也放光了。

在十岁的时候,梁思庄得了白喉,住在医院时,王桂荃日夜守护。思庄很怕疼,也爱撒娇,她的嗓子化脓,病情严重,一天对王桂荃大叫:“娘啊,嗓子疼啊,我要死了,快叫爹爹来吧。”王桂荃又疼又着急,但她始终把思庄的病情瞒着梁启超,不让他担心。后来,思庄终于转危为安,病情好转,但不幸的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思忠也染上了白喉,由于护理不周,不到十岁时就死掉了。这对王桂荃是个很大的刺激,为了不影响梁启超的工作,她偷偷地躲在厕所里不知流了多少泪,由此也可以知道王桂荃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也难怪梁启超会说她“是我们家极重要的人物”,梁思成则说她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标签: 梁启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梁启超是哪朝代 梁启超到底什么朝代
    梁启超是哪朝代 梁启超到底什么朝代
    1、梁启超是清朝的人。2、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3、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
  • 梁启超是怎么教育满门子女的?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评选揭晓,81人当选,其中人文组的28人中,有兄弟两人梁思成、梁思永同列榜上。四十五年后的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他们的一位弟弟梁思礼又名列其中,当选院士。一门三院士,极尽荣耀,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
    12-31 梁启超
  • 揭秘:梁启超给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另类证婚词!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都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这份“证婚词”,便是梁启超在其爱徒、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
  • 梁启超是曾国藩“粉丝” 曾在家书中提及座右铭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 “不为圣贤,
  • 围园劫后密谋 康有为梁启超计划劫持慈禧太后
    “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清政府指责康有为犯有“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的罪名,并加以通缉追捕。那么,是康有为确实策划过“围园劫后”密谋,还是清廷事后的诬陷?至今令研究者费解。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百日维新”,以光绪皇帝被囚禁南海瀛台完全
  • 1902年梁启超写神奇小说 预言辛亥革命上海世博
    “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不再过问政事,在家潜心钻研学术,著书立说。他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通宵达旦地写作,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烟酒过度,身体状况渐渐恶化,最后发展到小便带血。梁启超当时并不知道,小便带血,其实就是尿毒症的症状!1926年初,
    12-05 梁启超
  • 光绪变法失败是因看错康有为梁启超这批人?
    澳大利亚女学者叶晓青,一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资料,偶然查到光绪帝朱笔所列的书单。时间为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8年1月29日),书单所列图书计有:《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统计释例》、《日本宪政略论》、《译书提要》、《驻奥使馆
  • 民国知识分子竟爱武斗 梁启超曾带队拳击章太炎
    章太炎斥康派为“教匪”,后者则骂章为“陋儒”。骂架升级,竟成打架。康派一群人由梁启超带队到报馆,拳击章太炎,章也不是植物人,立即动手还击。文人相轻竟至于大打出手,亦不鲜见。所谓“猩猩之火,可以撩猿”,文人之间因轻蔑或异见而燃起的怒火,极可能
  • 名臣梁启超因“口音”官场吃亏 痛下决心学官话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虽然博学多才,却不善辞令,说话时常夹有“啊啊”的习惯语。他是广东人,说起“官话”来夹杂着许多广州口音,叫人听不懂。“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名噪京城,光绪帝久闻其名。1898年7月3日,光绪皇帝召见梁启超。依清朝旧
  • 梁启超与孙中山有着怎样的恩怨?究竟是谁的错
    1899年冬天,梁启超赴檀香山。在临行前孙中山书信一封,把梁启超推荐给自己的兄长孙眉(德彰)和他的朋友。梁启超在檀香山受到当地侨商们的欢迎。看到形势一片大好,他组织成立保皇会,并宣言说:名为保皇,实为革命。连孙中山的兄长孙眉觉得梁启超的宗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