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孔子四十七岁。这一年,季桓子继承父亲季平子之位,做了鲁国的上卿。
由于家族当权多年,人口增加过快,以至于原有的几口水井,已经满足不了家族的日常用水。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季桓子决定在家里再打几口新水井。但在挖水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放心,他们没有像陕西那位农民那样幸运,挖到什么震惊世界的兵马俑),就在挖到一半深的时候,挖掘工具突然碰到了一个腹大口小的陶器,器皿中还有个与羊十分相似的东西。
对于此种现象,众人一时都有所不解,有的人当时还很非常怕,怕是带有诅咒之类的定西。于是,季桓子便派人去请教孔子。但是,为了考验孔子的学识,季桓子让那人故意告诉孔子,就说挖到的瓦器里是只狗,别说是羊,看看孔丘怎么说。
那人就按照季桓子说的把事情的原委讲述给了孔子。孔子听后笑了笑,说道:“据我所知,那应该是只羊。我听人说过,山林里的怪物是一种单足兽‘夔’,和会学人说话的山精‘魍魉’;水里面的怪物是神龙,和会吃人的‘罔象’,而泥土里的怪物,则是一种雌雄未成的‘坟羊’。”
对于孔子的解释,来人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鞠躬而还。
不久,吴国去攻打越国。攻下越国之后,吴王命人把越国国都会稽城给拆了,免得下次来了还得接着攻打。就在众人欢呼拆城的时候,忽然有人在城墙中发现了一节大骨头,这个骨头到底有多大呢——士兵拉来一辆大的战车,才刚刚勉强放得进去。
吴王对此事感到十分好奇,他听说孔丘博学多识,便派专使来询问孔子。这个使者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在吴国可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学问家,而且最还有个风格——打破沙锅问到底。
见了面,使者便问孔子:“什么骨头最大?”孔子想了想说道:“想当年大禹王召集各地的部落首领,到会稽山开会,当时有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因不满大禹的作为故意迟到,大禹一气之下就把他杀了,并且陈尸在那儿,当时他的骨头一节就占满一车,这当然就是最大的了。”
吴使接着问道:“那神(指被杀的部落首领)又是谁呢?”孔子说:“名山大川的神灵,能够兴云致雨来利益天下,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叫做神,只守社稷的叫公侯,他们都归王的统治。”
使者不服,继续又问:“防风氏是守什么的?”孔子说:“他的后人守封山、禹山一带,改姓厘。在虞、夏、商三代叫汪罔,到了周代叫长翟,现在就叫做大人。”使者接着又问道:“他们的身长有多少?”孔子笑了笑说:“僬侥氏身长三尺,是最短的;最长的也不过三丈,这是身高的极限。”
吴使听到这里,彻底被孔子的博学所折服了。起身对孔子施之以礼说:“学生服了,您真是了不起的圣人啊!”由此,孔子圣人之名便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