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这个人,属于三国时期第一流的谋士,他有个癖好,一生爱骗人,爱造假。从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就一骗惊人。他先是伪造袁绍的檄文,谋得魏郡太守之职。后又伪造曹操的书信,写给当时兵马最强而没有帮手的杨奉。董昭在信中先非常肉麻的夸了一通杨奉,像什么“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放佛曹操真的很仰慕杨奉,甚至许为知己,夸赞杨奉拥护汉献帝返回洛阳功劳盖世,无人可比,实在是太伟大了。搞的杨奉看了信之后美滋滋的。最后这事竟然被吹成了。结果是曹操和杨奉两人都很开心。
都说一个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曹操第一次见到董昭,就喜欢上了他:一是他的容貌让曹操惊奇,二是他的“移驾幸许都”的计策,也就是写假信从杨奉和中骗走汉献帝。使曹操不但得以立足,而且他的势力从此发展壮大,渐成气候。
董昭作为天子的来使来见曹操。曹操见他眉清目秀,精神充足,暗想:现在东都大荒,民不聊生,官兵面带菜色,此人怎么吃得这样胖?他诚恳地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董昭说:“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注意清淡饮食,坚持这样做有三十年了。”曹操信服地点点头。他问董昭现在担任什么职务,董昭说:“我是济阳定陶人,初举孝廉,原来曾在袁绍、张杨手下谋职。听说天子还都,特来觐见,官奉正议郎。”曹操连忙站起来,设宴招待他。有人急报“一支队伍向东边开走了,不知是什么人。”董昭说:“一定是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为您的到来,引兵欲投大梁去。”曹操问:“李、郭二贼这一去将做什么?”董昭说:“ 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您所擒,不足介意。”
曹操与董昭两人一见如故,说话投机,曹操向董昭讨教朝廷大事。董昭说:“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这是要建立像齐桓公那样的王霸之业。只是众将领人多嘴杂,人殊意异,心里未必愿意服从您的指挥;如果留在这儿,恐有不便,只有移驾去许都,才是上策。现在朝廷流亡,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复徙驾,肯定不符合众人的心愿。——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早做决断。”利害都考虑到了,摆出来供曹操决策时参考。曹操惊喜莫名,他觉得董昭的建策非常是时候,但他不能不担心杨奉,担心在朝的大臣,害怕夜长梦多,发生他变。董昭说:“这件事情好办:先用书信稳住杨奉,再明白申告大臣:京师无粮,许都靠近鲁阳,鲁阳是天下粮仓,粮食筹集、转运方便,所以将皇帝迁到许都,大臣得知,谁不愿意跟随您?”曹操认为董昭说的很有道理。董昭离开时,曹操拉住他的手说:“只要我有什么难题,还会向您请教的。”
侍中太史令王立夜观天象,认为“大汉气数将尽,晋魏之地,必有兴起的人。”荀彧劝曹操说:“汉以火德王,而您是土命。许都属土,到那儿必然兴旺。火能生土,土地旺木:正合董昭、王立的说法,他日必然兴起。”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奏请皇帝搬到许都,皇帝也只好听从,文武百官都愿意跟随曹操。
到了许都,曹操放开手脚做事了:他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赏罚功罪、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他手里攥着,他当即提拔了一批人:荀彧做侍中、尚书令,荀攸做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当司空曹掾,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有这批文臣武将众星拱月,从此,朝廷上下,一切大事均有曹操做主,皇帝基本成了摆设。
董昭不过是一介儒生,他提出“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此言一出,如拨云见雾,点拨了曹操,使曹操拿定了主意,要立自己的根基,从此实现了工作重心和重点的转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可以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