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清之际纵横东南亚海域的一股重要力量,郑成功家族势力的兴衰引起17世纪向外扩张的欧洲社会较广泛关注。在与郑氏家族势力交往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主要海上国家留下了许多关于其家族事迹的记载。
为了彻底摧毁郑成功军队,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厉行迁界政策,下令江、浙、闽、粤数省滨海居民尽迁内地,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海,粒货不许越疆”。迁界给东南沿海地区居民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特别是闽南地方“火焚二个月,惨不可言,兴、泉、漳三府尤甚”。清廷迁界时,意大利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利胜往返金门、厦门两地,照顾遭劫教徒,得以亲眼目睹了此项野蛮政策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并将其见闻写入书中。
依照利胜的记载,清军烧毁了东南沿海界外的一切,冲天的大火持续了数周,厦门城甚至三天都不见太阳。为了重建抗清基地,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利胜在郑成功进发台湾的时候没有随军出征,留在金门,但他亲眼目睹了庞大的郑氏舰队出发的壮观景象。1661年4月,由500艘船、40000人组成的郑氏舰队离开金门,向台湾岛进发。1662年2月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利胜在其所撰的《多明我会在中华帝国之业绩》一书中特别提到郑军将士亲口告诉他,大约9000名郑军和632名荷兰人死于整个战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