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代汉的神秘预言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逐步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掌握汉末实权。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早已徒具虚名的汉献帝“禅让”。 同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丕登坛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魏朝正式建立。
【谣谶】
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
——《宋书?符瑞志》
【释义】
魏要主宰天下了。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乱世,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自然那些“英雄”也多是些野心勃勃之辈,是为“枭雄”。那时的袁术就是其中很不安分的一位。
袁术是当时割据淮南的一位大军阀,他还是割据冀州的军阀袁绍的族弟,势力非常强大。当时的天下早就流传开了“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刘秀在致公孙述的信中就引用过),因为这句谶语很是模糊,可以有不同解释,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各种人加以利用。而在当时的袁术看来,“当涂”可作当途,也就是大路的意思,自己的名字叫術(繁体字),就是大路的意思;而自己的字是“公路”,这就更是明白无疑了。正好那时又赶上他从孙坚手里得了传国玉玺,于是不自量力,立即宣布称帝。
枪打出头鸟,那时天下汹汹未定,其他诸侯势力正好可以凭借讨伐汉贼的名义消灭袁术。于是,曹操、刘备、吕布、孙策等四路人马一齐杀向了袁术所在的寿春城,结果袁术不敌逃往汝南,还想继续做帝。后来,诸侯联军又打到了汝南,袁术只得北上去投奔他的哥哥袁绍。不想,在途中又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袁术被迫逃回老巢寿春,后来因为天气酷热他就命人出去找蜂蜜,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郁闷至极的袁术于是大叫一声道:“我袁术至于如此(命薄)吗?”绝望之际,遂吐血而亡。
鉴于袁术那血的教训,老奸巨猾的曹操就一心只想做他的“周文王”,不过,在他生前,他早已经为自己的儿子做“周武王”扫清了一切障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后,其次子曹丕袭位为魏王。不久,他就和自己的谋臣们开始积极筹划取代名存实亡的汉家天下了。
魏太祖曹操像,出自明?天然撰《历代古人像赞》。曹操死后,汉献帝刘协很识趣地提出了禅位的请求。可是这曹丕也不能太露骨,总要作作谦让的文章的,再说关键的一步——舆论——还没有迈出呢。于是,曹丕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汉献帝的第一次禅位请求。
接着就是博士苏林、董巴的上言,他们从天文历象上总结出了一条“惊人”的规律:岁星在某次,某次所对应的国就兴旺发达、接受天命。其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岁星(木星的古称)在天空运行,每十二年行一周天,所以天穹上的黄道就按岁星的运行划分为十二等份,这就是“十二次”。而古人又把地上的州域或王国对应于天上的十二次,天上十二次中的某次发生了什么变异,那么与它对应的那个地区或王国也就会出现吉凶灾祥。这应该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升华。
按照东汉大经学家郑玄的《周礼》注,这十二次和十二分野的对应如下:星纪——吴越;玄枵——齐;娵訾——卫;降娄——鲁;大梁——赵;实沉——晋;鹑首——秦;鹑火——周;鹑尾——楚;寿星——郑;大火——宋;析木——燕。
这里的十二分野中没有魏,但曹操所封的魏在赵地,分野自然应定为大梁。尤其,曹操在世时曾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所以苏林博士就很自然地拿周与魏相比。而周文王开始受命为西伯,正是岁星在鹑火的那年,周武王伐纣,也是岁在鹑火。
不得不说,苏博士的这种说法是对于古代十二分野说的一次大创新。然而试想,岁星每十二年要把十二次运行一周,那么按此说法,十二个国就都要轮番受命一次,这岂不会搞得天下大乱?这些御用文人、学者,为了取媚于自己的主子,极尽牵强附会、阿谀奉承的恬不知耻的下作之事。
但是,这个新理论对此时的曹丕却很有用,他禁不住就联想起来: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184年),岁在大梁,父王曹操开始靠讨黄巾起家;十二年后,即建安元年(196年),父王曹操开始迎汉献帝至许昌,拜大将军,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过了十二年,建安十三年(208年),父王开始位居丞相;再过十二年,即今年,就该他曹丕受命为天子了。
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把戏,根本经不起用心的推敲。比如,若是按照这种理论算的话,那么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次年又设天子旌旗,都不是“岁在大梁”,这又该作何解释呢?不过,人家苏林、董巴二位博士还有后招儿,这魏应受命为天子的另一个根据,正是他们从“纬书”中摘下来的两句话,并加以附会而成:
一、建安二十五年,是庚子年。经典纬书《诗推度灾》中说:“庚,就是更换;子,就是此。庚子就是要对眼下的政权进行更换。”(“庚者,更也。子者,兹也。圣人制法天下治。”)但这个根据也实在有些勉强,六十年就是一个甲子,难道每隔六十年就要“更兹”一次吗?
二、《诗推度灾》又曰:“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丑。”这是说今年天更命以圣人制治天下,布德于民也。这个说服力也不够强,因为并没有指明这“圣人”是谁。所以曹丕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在这之后不久,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一同上表说:“魏应当取代汉,已被图纬所证,而且例子很多。”群臣于是趁势上表劝说魏王曹丕顺应天命人心,但是这个曹丕还是端着架子不批准。他得先让李伏、许芝等人把证据都摆好。
这样,精心准备了良久、已经胸有成竹的许芝就为曹丕摆出七条他应代汉的有力证据:
魏文帝曹丕像,出自《图像三国志》。第一,当时风传有凤凰、黄龙、麒麟等“祥瑞”出现,而经典《易传》即《易纬》中就说:“上下流通圣贤昌,阙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阙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宋书?符瑞志》)也就是说“祥瑞”一出,正是改朝换代之契机。
第二,经典纬书《春秋玉版谶》中说:“代赤者魏公子”,魏公自然就是指曹操,他的儿子自然就是指曹丕,而“赤”者正是指汉,因为汉高祖自称是赤帝的儿子。
第三,经典纬书《春秋佐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
第四,《春秋佐助期》还说:“汉以蒙孙亡”,汉朝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汉朝传了二十四帝,现在的献帝早已(被他曹氏父子折腾得)昏昏蒙蒙、糊里糊涂了,所以合该着灭亡。
第五,经典纬书《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光火。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天平。”这“日载东”,隶书中“日”字上有两个“东”字,也就是 “曹”字;而“不横一”,即是个“丕”字,这已经把曹丕名字都写明白了。而且,汉朝国运已经四百年了,该是“易姓而王”的时候了。
第六,经典纬书《易运期》中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居日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居东,西有午”是“许”字,“两日并光居日下”就是“昌”字,这就说明汉朝到了建都许昌就该亡了。而魏受土德,气色为黄,曹丕就是要受命的圣人。
第七,《易运期》还说:“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鬼在山,禾女运”,就是“魏”字,这就是说曹魏要“王天下”。
如此言之凿凿,让曹丕再也无话可说了。时机总算是成熟了,于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然后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正式禅位于魏。魏王曹丕又三次假惺惺地上书推辞后,才在繁阳设坛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二十九日,曹丕正式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燃火祭天地、山川,改国号、年号,并大赦天下。
折腾了大半天,曹丕这个大舅哥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汉献帝这个妹夫赶下了台,他自己成了“魏文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的妹妹也就是汉献帝的皇后,憎恶父亲和哥哥的行为,尤其是怨恨他们拿自己做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当曹丕派人向她索取玉玺时,她拒绝了好多次,实在无可奈何时,她竟当着使者的面大骂哥哥,并将玉玺抛掷于地,涕泪满面地说:“老天一定不会保护你!”
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据说,孙权在听闻曹丕做了皇帝后,很是气愤,就对群臣们说:“这小子比我岁数还小,就先做了皇帝,我怕是赶不及了。”这时候就有一个名叫阚泽的人站了出来,他安慰孙权说:“主公莫气,虽然您要比曹小二做皇帝晚,但做皇帝的时间却肯定比他长。”孙权就问他是咋知道的。这阚半仙儿就说:“曹小二不到十年就该归天了,主公您就看他的丕字,拆开就是‘不’、‘十’二字,不十自然就是不到十年啊。”
还真让他说中了,曹丕果然只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时年仅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