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汉武帝杀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被处死真相

   2020-06-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汉武帝在杀掉钩弋夫人之后曾经有这样一句解读:“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这句话的涵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不是出自一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之口,而是出自一个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老

汉武帝在杀掉钩弋夫人之后曾经有这样一句解读:“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这句话的涵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不是出自一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之口,而是出自一个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老练成熟的政治家之口,而且,这也不是托词,而是一定意义上的政治格言。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不能脱离他们当时所处的背景,也不能简单的苛责他们的局限性。汉武帝说出这番话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他之前,吕后的教训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说吕后的特殊地位和刘邦有关的话,那么,出身平庸的赵姬一旦成为秦始皇的太后之后演出的那幕话剧想必大家也是熟知的吧,也正如汉武帝所言: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如果不是秦始皇而是秦二世,那么秦国的天下可能早就被一个刑余之人掌握了。

我们再来继续看一下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他杀的对不对呢?请注意一点,目的和手段从来都不是分离的。汉武帝托孤于霍光,以绝对的权威授予霍光,比之周公辅成王。以汉武帝的眼光来看,霍光一定是值得托付之人,不仅仅是因为霍去病的原因。后来的事实证明,霍光对于昭宣两代的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霍光选定的接班人汉宣帝本人可以称得上中兴的令主。至于霍光晚年受制于夫人那是另外的一个话题了。汉武帝之所以杀掉钩弋夫人是不想让这位年轻的太后干扰他的托孤大臣霍光的行政用人。信人以专,信人以诚,这是起码的道理。

那么,钩弋夫人是否有可能干预霍光的辅佐呢?答案是极有可能的,让我们来假设一下钩弋夫人成为赵太后之后的政治格局吧。

我们都知道后来的霍光在汉昭帝一朝和皇帝的兄长燕王、长公主以及亲家上官桀做过一场殊死的政治较量。燕王和长公主来自皇族至亲,上官桀来自武帝的托孤阵营,可见,一直以来霍光的行政不是一直畅通无阻的,而且,掣肘就来自庙堂之上。霍光虽则有后来的废立之事,然而历代的统治者没有几个对他的举动表示反感,相反都是把他和上古的伊尹相提并论,为什么呢?因为霍光笃厚忠诚、出自大义。以霍光和金日磾的交情和金日磾之于汉武帝,而其少子由昭帝出面求封不可得,可见霍光早期行政的原则性了。然而,即使是这样,在霍光反对的情况下,上官安(上官桀)的女儿入主后宫居然得力于长公主,而后安封侯加车骑将军号也是出自长公主的意见。(安的女儿也是霍光的外孙女)而这么一件大事的居中奔走者竟然是长公主的姘头丁外人。而后丁外人以此要求得封侯,作为武帝的托孤大臣之一的当时朝廷的第二号人物上官桀居然为之力争。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武帝的那句名言吧: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也就是说如果钩弋夫人成为赵太后之后,母以子贵,那么,丁外人这样的人物产生的背景就比长公主更加深厚了。不要以为这种事是单纯的假设,以吕后的年龄居然也和审食其相好,何况赵太后青春几何呢。长公主的角色一旦换成了赵太后,霍光面临的难题和汉昭帝面临的难题的程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毕竟长公主之于皇帝只是姐弟关系,而太后之于皇帝则是母子关系。如果太后要恩加外戚,霍光能同意吗?霍光不同意,那么,太后和霍光的关系能协调吗?自古有言,疏不间亲。

退一步说,即使赵太后没有外宠丁外人者,那么,她简居宫中,也隐然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那么,由于她的存在,那些试图反对霍光的人必然要寻找她作为政治靠山,这也不是以太后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何况,谁不喜欢权力?昭帝时期正是历史上常说的“主少国疑”,全依赖大臣的公正、直道,所以,汉武帝看重霍光,托付他出来掌握全局显然是有着非常深的考虑的。然而,太后的存在必然干扰了这一政治设想的实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长公主和燕王在太后存在的情况下的活动吧,这两个人中特别是长公主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和皇帝、太后经常见面,如果她的要求得不到足够的满足,大家以为她是那种原则和理智都很清楚的人吗?汉朝历史上已经有过长公主决定是非的事情了,武帝本人上台也就是依靠了长公主的力量,要知道,那时候的汉景帝的年龄和政治经验要比昭帝大的多。窦太后的主见也显然比赵太后强的多。一旦,长公主和太后联合起来,那么,霍光面对的是什么呢?他还能像解决长公主和燕王一伙时那么容易吗?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汉武帝既然决定了启用霍光作为身后的主要执行者,那么,他是不愿意看到另外一个政治中心的崛起的。而庸人政治往往是看不到这点,或者说愿意这点出现的,比如南北史齐明帝萧鸾的托孤,满清文宗的托孤和前秦苻健的托孤乃至秦始皇的托孤。都不可与汉武帝同日而语。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政治核心的确立,汉武帝托孤霍光也只是过渡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扶植昭帝这一新的政治核心的确立。而一旦有了赵太后之后,那么,一国三公的局面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以汉昭帝之明能容忍吗?而一旦不容忍的结果是什么呢?难免又是一次宫廷杀戮、伦常巨变。其对汉家的天下的影响,大家以为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母子天性,这是古来已有的话题,汉武帝不会不知道,以秦始皇、郑庄公作出那样决绝的事情来之后,最后母子仍然和归于好,而以汉昭帝的纯孝又能如何对待太后呢?容忍是显然的,牺牲国家公益也是一定的,而霍光能够像赐死长公主那么简单的处理太后吗?更加不可能了。有朋友说汉家的外戚专权和外戚的家族有关系,其实这是简单的理解了外戚专权的实质了。以汉朝为例,两汉四百年天下,外戚出身豪门的仅仅是东汉的窦太后、邓太后、梁太后几人而已。其中梁太后一家早在明帝时就以破产,直到和帝时才恢复名誉的。(马太后只能算是出身名门,算不得豪门)

西汉的窦太后、王太后、薄太后等人都是出身微寒,而王莽的姑母,身历四朝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祖父王贺也不过是一个官位不到两千石的御史罢了,谈不上什么豪门。然而,当她们一旦成为天子的母亲、母仪天下之后,都无不立刻提拔自己的宗族。王太后(汉武帝的生母)那样一个身份还要提拔自己的兄弟田蚡出来做丞相,而以汉武帝那样的一个威权人物早期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田蚡胡作非为。薄太后身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清明的时期,而她的弟弟也居然仗着皇帝舅舅的身份杀人。所以,太后背后真正祸乱朝廷的不是外戚宗族,而是太后本身的威权和地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古人习惯以女祸来解释一些历史现象,这是片面的,也是托词,然而,也不能无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王政君如果像东汉的马太后那样约束亲族,就不会出现一门五侯的现象,也就不会有王莽这样可能。杨国忠的重用能说和杨贵妃没关系吗?像东汉阴太后、马太后那样的开明的女主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则都是乱政的根源。

现在我们再回到汉武帝托孤的这个主题上来,可以说汉朝之所以没有出现秦王朝那样的结果,汉武帝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立了很大的功劳,仅此一点说汉武帝是雄才大略也不为过,虽则他也有戾太子的悲剧。

我们现在来看看武帝的接班人汉昭帝,唐朝名相李德裕曾经这样高度的赞扬过汉昭帝:“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闻管、蔡流言,遂使周公狼跋而东。汉高闻陈平去魏背楚,欲舍腹心臣。汉文惑季布使酒难近,罢归股肱郡;疑贾生擅权纷乱,复疏贤士。景帝信诛晁错兵解,遂戮三公。所谓“执狐疑之心,来谗贼之口”。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足侔矣。”

以汉昭帝十几岁的年龄那样的决断和倚重忠厚笃义的霍光这件事来看,可以知道汉武帝的眼光是何等了得!难怪司马温公在大加责备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几乎和始皇帝无二之后还要不得不指出: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如果假昭帝以天年的话,其人的功业将不逊于乃父,历史上两位皇帝的早逝感到可惜,一位是汉昭帝,一位是晋明帝。虽然都是贵公子出身,然而他们的见识实在不同凡响。即使是冤死的戾太子和昭帝相比,也不是一个量级的,虽然汉武帝之杀儿子是属于典型应该谴责的昏暴举动。

然而,即使是汉武帝这样的高明者,他也没有料到托孤阵营会在他死后不久就分裂瓦解了,他一直亲信的上官桀居然成为叛逆,他赖以敛财的能手桑弘羊居然成为帮凶。这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缘故。上官桀其人是佞幸的典型,他的得宠历史是这样的: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这是赵高的翻版。然而,上官桀之所以没有能够成为赵高,则因为有昭帝和霍光的存在,换言之,也就是霍光不是李斯。

秦始皇在托孤问题上初衷未尝不是好的,但是,他没有像汉武帝那样做到充分的准备,他太看中他自己的权威了,也太自信了,自信到了认为自己身后还是那样放个屁都能把大家吓死地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亲信的中车府令和丞相会联合起来毁了他的名山事业。

汉武帝准备的那样充分,其实也没想到上官桀和长公主等人的事,所以,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钩弋夫人活着的话,汉武帝的设想会不会和始皇帝一样落空或者大打折扣呢?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很多人不赞成汉武帝采取那样的暴力手段来对付一个女人,也不赞成什么红颜祸水论,但是,在立嗣这件事却不能不钦佩他的高瞻远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家消灭隐患的常用手段一般只能选择杀戮。而“遏乱萌于未果”的决心和魄力是作为合格政治家或者说杰出政治家的必要条件。这点不能简单的套用道德标准和现代民主政治观念来衡量。有时候,妇人之仁会误事的。

 
标签: 汉朝 刘彻 汉武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