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为何不愿葬在开封?

   2020-11-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宋太祖赵匡胤是一名盖世豪杰,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帝位,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英雄的陵墓多年来却默默无闻,更为蹊跷的是,这位祖籍河北、定都开封的北宋开国天子死后竟然葬到了远离国度的巩义?一支响箭决定的陵墓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名盖世豪杰,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帝位,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英雄的陵墓多年来却默默无闻,更为蹊跷的是,这位祖籍河北、定都开封的北宋开国天子死后竟然葬到了远离国度的巩义?

一支响箭决定的陵墓

从河南巩义市出发,沿郑洛公路西南行40里,再徒步南行约七八里,就到了一个名叫“龙洼”的地方。这里,四周台地层层,远处是簇簇青山,中间是一片平川。就在这平川上,有一座古代陵墓高高隆起,它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墓地“永昌陵”。

永昌陵统领着北宋皇帝的陵寝群——宋陵。整个宋陵区的规模不小,散落在巩义市区和下辖的芝田、西村、回郭三镇。北宋有七帝葬于此(除徵、钦二帝被虏,死于北国之外),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统称“七帝八陵”,还有后妃、功臣如包拯、寇准墓,据考证有300多座,是一个巨大的陵墓群。北宋定都开封,为何要将陵寝建于远离国都的巩义呢?这还要从开国之君赵匡胤说起。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五代时的一位高级将领,长期驻军洛阳,所以赵匡胤出生地是在军营——洛阳夹马营。他在洛阳度过了童年,当了皇帝后,常到各地巡视。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春,他又到西就(洛阳)视察,顺便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忆起儿时嬉戏情景,留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指着一处地方对随从人员说:“我幼时有一心爱玩具小石马,后来把它埋藏在这里,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说罢命人去挖,果然找到了小石马。赵匡胤拿起来爱不释手,就带在了身边。当他返回东京的途中,行至巩县时,又亲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祭奠。祭毕,他又登上陵园神墙的西南角楼向四处遥望,当看到远处的不老青山、近处的悠悠流水时,顿时引发了今昔之思,不禁一阵唏嘘感慨。于是,赵匡胤抽出一支响箭,搭上弓向着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飞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赵匡胤长叹一声,对随从大臣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你们记住,今日箭落处,就是我百年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又亲自拟了名称——永昌。

赵匡胤死后,灵柩停放于万岁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致祭。第二年四月,灵柩运往皇陵——今巩义市芝田乡安葬。护送灵车的官员、卫士、仪仗队伍及皇宫妃嫔人等共3000多人,二十五日到达了这片太祖早已选好的陵地。

赵匡胤选择远离开封的巩义并非只是巧合,而是有其深层次的政治意图,即为了迁都洛阳做好准备。

赵匡胤生于洛阳,深知洛阳和开封作为首都的优劣:北宋都城开封四周都是平地,无险防守,城中所需物资全仗水路由外地运送,万一开封被围,后果难以想象。如此朝廷就必须派出大量的军队用于防守国都,将造成军队数额的急剧膨胀;而洛阳固若金汤,大可依据山河的形胜而去冗兵,以安天下。

然而,当赵匡胤提出迁都洛阳时,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是时,社会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大量的粮食要靠运河(当时的汴河)从南方运过来,而汴河到开封以后再北上就不好走了,大臣们考虑到汴河经济命脉的地位,大多不愿意迁都洛阳。

群臣的谏阻没有动摇赵匡胤迁都的决心,太祖依旧坚持,这时他的弟弟赵光义站出来说:“为政在德不在险,何必一定要耗费民力迁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险”让宋太祖哑口无言,只好长叹说:“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叹也。”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只好用一支庞大的禁卫军来保卫京都开封,而把洛阳作为陪都,他幻想着,总有那么一天能迁都洛阳。也正是从迁都洛阳出发,他决定将皇陵建在靠近洛阳的巩义,希冀为迁都洛阳垫一块踏脚石。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北宋立国167年的1127年,宋太祖的话应验了,这一年金兵长驱直入,攻破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一年北宋灭亡。永昌陵的绝好风水,却没能护佑住大宋帝业永昌。假如北宋迁都了洛阳,金兵能否还那般轻易肆虐中原?假如太祖再坚持,历史是否会往新的方向发展?或许,九天之上的太祖也正在默默的悲伤,静静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标签: 赵匡胤 宋太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