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曾国潘、李鸿章三人都是晚晴四大名臣之一,更甚至于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可以说,清王朝有了他们,才能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左宗棠,公元1812年生于湖南,字季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为湘军将领。一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平定陕甘回变,收复新疆,历洋务运动,是清朝不可或缺的重臣。左宗棠幼时读书勤勉,少时却屡试不第。在三次考取进士,都落榜而归之后,便放弃科举,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时也命也,在科举中屡屡失败的李鸿章,后来竟然因为放弃科举,而成为晚清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曾国潘,公元1811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自幼便勤奋好学,在其父科举落第之后,更是得到了父亲悉心教育。学问扎实的他,在道光十八年,在27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太平天国运动之时,奉命组团练兵,因而创立湘军,后屡克太平军,最终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不仅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湘军统帅,同时还是一个实干主义者。他提倡经世致用,在他的领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
李鸿章,生于公元1823年,本名章铜,晚清名臣,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世人多尊称李中堂。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西方人称其为”东方的脾斯麦“,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看三人简介,就可以知道,左宗棠和曾国潘同为湖南人。左宗棠和曾国潘在最开始的时候,关系是很好的,曾国潘甚至保举左宗棠做知府,但是左宗棠未同意。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得两人交恶。曾国潘那个时候受命办团练,可是积弊的清王朝根本不发军饷。要让马儿跑,总不能不让马儿吃草吧。于是曾国潘想了一个办法,叫勒捐。说白了,就是看准谁家有钱,便把谁绑了,然后让其家人拿着银子来换人。曾国潘绑的人里面,有一个叫陶桄的人。
陶桄是名臣陶澍的儿子,同时也是左宗棠的学生兼女婿。不管谁来求情,曾国潘都没有答应,硬是让人拿了钱,才把人放走。曾国潘这个举动,可就惹毛了左宗棠。他一怒之下,联合湖南士绅把曾国藩赶出了长沙。陶澍在湖南很有声望,虽然人已经不在了,但是影响力却并不消减。曾国潘这个举动,得罪了整个湖南士绅阶层,在长沙待不下去,只得移驻衡州。
两人正式交恶,因为这件事儿,即使后来曾国潘对左宗棠有举荐之恩,两人之间仍有间隙。曾国潘自己都说:”左季高以我劝陶少云家捐赀,缓颊未允,以致仇隙。“
如果说,左宗棠和曾国潘虽然有间隙,但到底一致对外,那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那就是彻底的对上了。对于外国侵略者,左宗棠一向都强悍的请求抗敌,可是李鸿章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求和的。再加上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左宗棠更是看不上李鸿章了。李鸿章也看不起左宗棠,给他娶了个”破天荒相公“的外号,讽刺他左宗棠居然凭借举人的功名做了军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