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文坛神童骆宾王生死谜局 到底流落何方

   2020-05-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四位文人一起被誉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在“四杰”中是辈分最高、阅历最广、成名最早、才气最为横溢、人生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不凡人物。他天资聪颖,自幼喜欢阅读,年方七岁就会写诗。他那首近似信手拈来、堪称急智的诗作,就写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四位文人一起被誉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在“四杰”中是辈分最高、阅历最广、成名最早、才气最为横溢、人生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不凡人物。

他天资聪颖,自幼喜欢阅读,年方七岁就会写诗。他那首近似信手拈来、堪称急智的诗作,就写于七岁雏龄: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传唱千余年、几乎人人会背的古诗,其情其景,描绘得颇为传神。他的绝世才华为他赢得了年少有为的声誉,人们敬称他为“神童”。

但是,这位早慧少年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通畅,而是崎岖坎坷、荆棘密布。

史载他少年丧父,一生颠沛流离、书剑飘零。成年后的他仕途一直不顺、饱尝潦倒困厄之苦。因自负才华、性情耿直,他沉沦下僚,最高的官位不过是侍御史,但就是这等芝麻官他也只做了短短几个月就被上司构陷,以“贪赃、渎职”罪名而锒铛入狱。

坐监不久,恰逢大赦,他重获自由。骆宾王出狱后被降为临海(今浙江)县丞,但他不羁的性格、高洁的志趣与蝇营狗苟、琐屑无趣的官场俗务格格不入,到头来难免郁郁不得志,自己也觉索然无味,后来干脆挂冠而去,一走了之。

他一路游历,来到富庶繁华的古城扬州。在扬州,他遇见一位让他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之猛人——徐敬业。

徐敬业是大唐开国功臣徐勣(徐茂公)的孙子,袭爵英国公之位。他千里迢迢来到扬州,是为了策划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此刻的大唐政坛,正逢一个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多事之秋。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武后与高宗育有四个儿子,传说太子李弘被武后毒死。 老二李贤被废黜后放逐巴州,之后也被武后逼迫自尽。三子李显以太子身份即位,是为中宗,他在位不到两月,连屁股都没坐热又遭贬斥为庐陵王。 第四子李旦被战战兢兢地扶上王位,名曰睿宗。然而,朝中一切大权均掌握在他那虎视眈眈的母后武则天手中,李旦沦为虚君。她冷酷无情地剿杀李唐宗室和元老功臣,不惜将庙堂变作杀场,如此处心积虑,只为取代李唐,自己登基称帝。

就在这山雨欲来、万马皆喑的紧要关头,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跳了出来,他意欲放手一搏,杀出个黎明,既为自保,亦为挽狂澜于继倒。

在这刀悬头颈、人人自危的诡谲时刻,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此人不是别个,正是心雄胆大、有勇寡谋的徐敬业!

徐敬业来到扬州,为的是联络公干至此的旧友监察御史薛璋等人,意欲整合各方力量,竖起反旗,讨灭武氏,恢复李唐。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他感觉时机成熟,于是自称匡复府上将、扬州兵马大都督,发起了一场排山倒海、声势浩大的扶唐讨武的武装起义。

骆宾王的才华早已海内皆知,闻听他也到了扬州,徐敬业忙请他出任艺文令,然后让他写一篇讨武檄文。骆宾王稍作思索,一气呵成写下了一篇名为《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又称《讨武曌檄》的雄文。这篇气势磅礴、慷慨激昂、鞭辟入里的檄文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据说武后看了此文后脸部表情由不屑、鄙夷、讥笑到勃然变色,可见此文具摧枯拉朽之劲力,有胜过百万雄兵之气势。

骆宾王在这篇雄劲有力的文章结尾处气势逼人地写道:“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据说武则天看到此处,神思恍惚,似有所动,忙问左右:“此文作者是谁?”答曰骆宾王。她不无感慨地叹息道:“有这样的人才,却使他沦落不遇,不能为我所用,这是宰相的过失啊!”

徐敬业扯旗举事不久,武则天派来的三十余万大军铺天盖地的遮杀过来,在持续凌厉的攻势下,徐敬业的军队瞬息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徐兵败身死,洛宾王不知所终。一代少年天才、诗坛圣手骆宾王彻底地消失在历史深处,其最终下落似也成了无解之谜。

关于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后的最终下落,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三大说法:

一是兵败被杀,并惨遭灭族。二是趁乱逃逸,从此不知所终。三是兵败被围,投水自尽。

骆宾王兵败后被武周军擒杀,此说喧嚣至上、影响甚广,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历史定论。《旧唐书·骆宾王传》记载:“敬业败,伏诛。”这一说法,曾为唐代人所普遍认可。和骆宾王家是世交的宋之问在一篇文章中隐晦地写道:“······骆不能保族而全躯。” 看来,骆宾王因兵败被诛是真,而且连累了整个家族。记载这段惊心动魄历史最详细的是北宋司马光,按他的说法,徐敬业兵败逃窜至今江苏泰州海陵界,遇大风进退无路,他的部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以及骆宾王,并带着他们的首级投降追剿而至的官军。

逃逸一说虽然含混莫名,倒有几分可信度,或许就是历史事实。骆宾王本非元凶主谋,或许因才名被徐裹胁也未可知,连蛇蝎心肠的武则天亦起惜才、怜才之心,由此可见他属于可杀可不杀之人,死与未死,不在必然。众多唐代文献对此语焉不详,并不肯定骆宾王被杀,而是含混地说“余党赴水而死”,“余党”中有无骆宾王,并未提及,即便骆宾王就在溃兵中,而且随众一同绝望赴死,投水之后,孰生孰死亦非必然。

投河自杀一说主要来自唐人张鷟的记载:“ (宾王)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骆宾王曾作《帝京篇》,诗中有“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二句。 骆宾王之后的命运结局让人不禁产生联想,他似乎早有预感,抑或是无心之语却一语成谶。张鷟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和骆宾王基本是同时代之人,谶语虽有些因果宿命的迷信色彩,但张鷟在其文章中所记载的肯定是当时流传甚广的传言,也许是街谈巷议、沸沸扬扬、不胫而走之“谣言。”

徐敬业兵败二十年后,郗云卿为《骆宾王文集》作序时这样写道:“文明中,与徐敬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郗云卿乃奉唐中宗旨意为骆撰序,写好后肯定要呈给皇帝御览。骆宾王事败后逃遁隐匿一事,他是不敢随便下结论的,必是经过调查后得出的证据确凿之结果,此论经过官方认可后借郗云卿之笔公诸于世。《新唐书·骆传》则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写道:“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民间对骆宾王的下落则有更为离奇的说法。比如传言诗人宋之问遭贬官后夜游灵隐寺,看着一轮圆月下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咆哮而来的钱江大潮,他突然诗兴大发,他起头呤了两句后再也接不下去,踱来踱去没了灵感。他搜肠刮肚,字斟句酌,却始终觉得不妥。这时,一位披着袈裟的苍髯老僧踱将过来,问他为何深夜不睡,在此彷徨呢喃。宋之问告知原委,老僧让他呤出前两句看看。宋之问念道:“鹫岭郁岩峣,龙宫隐寂寥。”老僧稍加思索,接道:“楼观沧海月,门听浙江潮。”宋之问一听,不禁惊愕,这两句有如神来之笔。其景观铺排恢弘寥廓,气象雄奇高远壮美,真乃名山古刹藏高人啊!受老僧启发,他思路一下被打开,文思如泉涌,将这首难续下去的断篇一气写完。他这首诗其它几句也还泛泛,唯独老僧所赠那两句犹如点睛之笔,堪称警策绝句。

第二天,宋之问再次赴灵隐寺拜访老僧,却遍寻不获,有知情僧人告述他:“那老和尚就是骆宾王!”

宋之问一时间瞠目结舌,再问,寺僧答曰:“当日徐敬业战败,与宾王俱逃。率兵讨逆之将帅恐失了主犯,上面怪罪下来,不好交代,于是在数万战死者中找到两个相像的人,借降将王那相名义斩首报功。后来风传宾王不死,将军们怕犯欺君之罪,也不敢大肆搜捕。

对于这则亦真亦幻的神秘传闻,信者极众,怀疑者亦有之。怀疑者说:骆宋两家为世交,骆宾王年长,是宋之问父亲的同僚,和年少时的宋之问也有交集,怎可能见面而不识呢?

相信者说:宋之问被贬官时已经50岁了,岁月的沧桑早已改变了彼此的容颜,此时离骆宾王失踪已过去20年,骆已是古稀老人,两人见面而不相识,亦属常情。况且月色下,朦胧中,骆宾王又有心隐瞒,故意遮掩,倒也在情理之中。

据说在明代有人在江苏南通城郊挖染料池时,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苍苔斑驳的墓碑上依稀可辨:“唐骆宾王之墓”。

清代一位旅居南通的外地学者在考察南通的山川地理时,找到并挖掘了这座古墓,残缺的石碑上只剩“唐骆”二字,墓中只有几根枯骨,他将之移葬于风光秀美的狼山下,至今遗迹可寻。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成谜。许多若有若无的线索告诉人们,在那个追索甚急、鸟震鱼惊的日子里,一代文曲星骆宾王似乎侥幸撞破天罗地网、逃出生天,他先藏匿于邗沟的一片芦苇荡中,后来寻机逃到崇川(今南通),最后一直隐姓埋名潜藏在那儿,直至老死崇川。

拨开层层迷雾,骆宾王失联一事已渐渐清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逃逸”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至于他逃亡时是隐身寺庙或是藏于民间,因年深日久,已经无法考据了。

逝者如斯,人死灰灭,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已过去1300多年,此刻再孜孜以求于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的最终下落似乎没多大意义,然而,历史的魅力与乐趣不就蕴含于对事物真相与人之命运的探索与发现中吗?

 
标签: 骆宾王 唐朝 神童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骆宾王是什么朝代的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
    骆宾王是什么朝代的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
    1、骆宾王是唐朝的诗人。 2、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3、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
  • 历史上骆宾王兵败于灵隐寺而后竟削发出家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
    12-21 骆宾王
  • 武则天的用人之道 武则天为什么重用骆宾王?
    徐敬业起兵反叛时,诗人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一文。文中攻击漫骂武则天,文笔极为精彩,有声有色又有气势。檄文送到宫中,武则天呌内待读给她听。内待不敢不从,只好硬着头皮读。不料,武则天非常平静从容,一边听一边与人议论,甚至被檄文中优美的
  • 造反不成的骆宾王究竟结局如何?
    骆宾王因一首咏鹅变得家喻户晓,但很有可能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骆宾王曾造过反。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但他的结局是什么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首《咏鹅》让骆宾王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诗文并
  • 骆宾王哪个朝代的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资料介绍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骆宾王,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
  • 揭秘唐朝诗人骆宾王为什么会在狱中咏蝉
    骆宾王从小聪明伶俐,颇通诗书,又勤于学习,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咏鹅》,以寥寥数字将白鹅极尽柔美的姿态表达出来。成年之后不幸入狱,又以蝉自比,在狱中作了《在狱咏蝉》,不仅赞美了蝉的美德,还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希望得到沉冤得雪的心情,那么骆
  • 骆宾王简介 唐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骆宾王生平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
  • 千古第一檄文 看骆宾王怎样痛骂武则天
    骆宾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除了那首咏鹅外,他还有一篇檄文很有名,号称千古第一檄文。讨武曌檄能够流传千古可见功力非一般可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骆宾王是如何骂武则天的吧。在中国古代,一旦发动大型战争,总免不了要写一篇檄文,一则为表明战争的正
  • 骆宾王写过讨武檄武则天为何还会重用骆宾王
    骆宾王一生自觉怀才不遇,为人正直,经常因为一时口角就得罪别人而被别人排挤孤立,所以在政治上骆宾王始终郁郁不得志,但是骆宾王却始终怀有报国的抱负,而此时正当武则天当政,骆宾王想要实现抱负就要和武则天搞好关系,那么骆宾王为什么要写《为徐敬业讨武
  • 千古第一檄文 看骆宾王如何痛骂武则天
    骆宾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除了那首咏鹅外,他还有一篇檄文很有名,号称千古第一檄文。讨武曌檄能够流传千古可见功力非一般可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骆宾王是如何骂武则天的吧。在中国古代,一旦发动大型战争,总免不了要写一篇檄文,一则为表明战争的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