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因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帝国而驰名天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可悲的是,这样一位料事如神的千古功臣,最终却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
何以至此呢?是刘基贪图功名利禄、不懂得功成身退吗?非也,聪明如刘基者,自然懂得受恩深处宜先退的道理,并且两次主动辞官,效仿汉代张良,急流勇退,打算做个自在闲人,以此躲开官场的明枪暗箭,可是,他却怎么也躲不过去,杀身之祸在劫难逃,令人不胜悲叹。
早在元朝末年,刘基就曾经历了两次官场沉浮,这使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心灰意冷,于是决意归隐江湖,便与友人寄情山水,纵酒放歌,开始了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
这时,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刘基的隐居生活,这个人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攻下浙东后,仰慕刘基的才名,同时也为了笼络天下士人,便主动召见刘基,请他出山做官。刘基毕竟受儒家思想浸润太深,心中的那份匡扶天下的理想未全部消失,被领袖人物朱元璋重新唤起,便毅然抛弃了隐居的念头,再度出世,做了朱元璋身边的一个谋臣。
此后,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朱元璋问鼎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许多重大战略问题上,朱元璋正是由于听从了刘基的建议,才取得了胜利。
刘基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道理,所以,开国不久,就主动向朱元璋提出了致仕的申请,打算再次归隐山林。但时天下草创,正当用人之际,朱元璋没同意让刘基走,并给了他一个御史中丞当。
这个官儿在御史台属于三把手,没什么实权,刘基本可以每天上班走走过场,乐得个逍遥自在。可刘基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对各级官吏严肃法纪,结果得罪了一些人,弄得大家都对他心怀怨怼。得罪一般人没什么大问题,可刘基后来把当朝宰相李善长也得罪了,宰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原来,李善长有个亲信,叫李彬,是中书省的一个中层干部,这个人被查出有严重的违纪行为,刘基便准备将他开刀问斩,但此人得到了李善长的袒护,李善长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刘基耿直的本性,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派人将此事的奏折送到了开封,上书皇帝说:此人(指李彬)罪大恶极,不杀之,廉政建设以后就没法开展了,我们已经判了他死刑了,现在请你做一下死刑复核批复。朱元璋因为身在外地,不了解这里面的人事牵扯,就按照规矩批了。
刘基拿到了死刑复核令,立即把正在参加祈雨仪式的李彬拿下,就地正法了。这一下可惹恼了李善长,于是,等到朱元璋一回来,他就恶人先告状,弹劾刘基,说他在祭坛前杀人,犯了大不敬之罪。见宰相开始弹劾刘基了,平时对刘基怀恨在心的那伙人便一拥而上,都纷纷上书弹劾刘基,刘基便身处四面楚歌之中,危险已经迫近了。
对于李善长等人弹劾刘基的罪名,朱元璋并没有追究,但几天以后,朱元璋突然找刘基谈话,问他天为什么久旱无雨?刘基说,天之所以不下雨,是数万名阵亡士兵的妻子居住在营房;有一些工匠死亡后没有埋葬,所以阴气郁结。朱元璋同意了刘基的分析,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数日后,仍未下雨,朱元璋便把刘基召来,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顿。刘基是何等聪明之人,主动提出“告归”的请求,朱元璋同意了,刘基便结束了官场生涯,回家养老去了。
按理说,在斩杀李彬这件事上,刘基没有做错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让刘基下岗呢?主要是为了平衡各方面的矛盾。当时,朱元璋当时倚重的是宰相李善长,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盟主,刘基得罪了李善长,就等于是得罪了整个淮西集团。朱元璋权衡利弊之后,他不得不牺牲掉刘基。
刘基回到老家后,本想好好养老,过一过清闲的日子,可哪成想,朱元璋又把他想起来了。刘基走之前,曾给朱元璋提出了几点忠告,其中有一条,是让朱元璋集中力量消灭蒙元的残余势力。但江山在握、志得意满的朱元璋,当时没能重视刘基的这条建议,结果逃回大漠的蒙元残部成了北部边疆的大患。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刘基是不可缺少的;加上对李善长的逐渐失望,便又想起刘基的好来,便给刘基手书一封,书中写道,爱卿啊,你告假这么久了还没回来,我非常想念你啊!现在天下已经统一了,你应当马上回来,我们共同开创大明王朝的千秋伟业!我说的这番话,都是出自诚心啊!
刘基接到此书后,自然感激涕零,立即启程回到京师,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这时朱元璋对李善长已是很不满,打算撤掉李善长,以刘基取而代之。
但刘基却很清醒,在当时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他自己即使当了宰相,也无力和那些人抗衡,所以便坚辞不受,力劝朱元璋继续任用李善长为相,说李善长善于调和各部官员;说如果房屋想换顶梁柱的话,也得找棵大树换,我这根小树是支撑不起的。朱元璋见刘基态度很坚决,只好作罢。
就这样,刘基重新回到了权力中枢,再次成为了朱元璋的肱骨之臣。但他没有志得意满,而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找机会急流勇退。这样一直干到洪武四年,见天下下局势已经稳定,而且汪文洋、胡惟庸之流进入了权力中心,担心将来自己会遭到他们的陷害,便又萌生了退隐的念头,于是再次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挽留了一番,但刘基的态度很坚定,朱元璋只好同意了。
刘基第二次返回老家,这一次,他是真打算彻底退休,不再过问任何官场中的恩怨是非,只想流连于山水之间,饮酒谈诗,著书论文,“朝入青山暮泛湖”,做一个自在达人。
有一些人仰慕刘基的大名,便前来拜见,可刘基总是想方设法拒绝。刘基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明智之举,虽然自己已经回了老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民,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是不会放心自己的,自己如果不避嫌,今天接见这个人、明天接见那个人,就会给人结党营私之嫌,那样一来,灾祸就不远了。
按理说,像刘基这样处处小心谨慎,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过日子,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吧?可是,尽管如此,刘基也没能躲过灾祸,因为有人还惦记着他,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之所以对刘基耿耿于怀,缘于朱元璋同刘基的一次对话,那一次,朱元璋和刘基探讨宰相的人选问题,期间谈到了胡惟庸,朱元璋问:“胡惟庸这个人怎么样?”刘基见朱元璋问起了胡惟庸,立即面露不屑的神情,说:“此小犊,将偾辕而破犁。”意思是说,胡惟庸只是一个小牛犊子,给他这样的重担,会坏了陛下的事的。
胡惟庸因此就对刘基恨之入骨,处心积虑地想找个机会报复刘基。便暗中指使亲信诬陷刘基,说刘基在一块有“王气”的土地上为自己建造坟墓,有不臣之心。朱元璋接到这份弹劾后,立即下旨,免去了刘基的退休金;刘基一看大势不妙,立即进京请罪,并留在了京城,想解除朱元璋对自己的疑心。但朱元璋的态度却并不明朗,既不治罪于刘基,也不安慰他,来了个不予理睬。刘基因此忧心忡忡,大病不起,朱元璋闻讯,便派人将他送回了老家,一个月以后,刘基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有一种说法,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刘基死后的第四年,御史中丞涂节上书揭发,说刘基重病在床时,胡惟庸曾派心腹医生前往探视,给开了一副药,刘基服用后,病情加重,回到老家一个月后即死去。
这一段公案,到了明史专家吴晗那里,有了新的结论,吴晗经过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基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
这一大胆的提法,试想一下,那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杀掉了,他能放得过刘基吗?想来他欲杀刘基之心早就有了,只是没找到适当的借口。恰好胡惟庸与刘基有过节,欲治罪于刘基,朱元璋便决定借胡惟庸之手杀掉刘基。
刘基对官场的水深水浅早已心知肚明,也懂得树大招风、官大招祸的道理,所以一直想仿效汉朝的张良,功成身退,归隐山林,远离风暴的中心,做个逍遥达人。可是,这一简单的愿望他竟无法实现,最终还是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
其实,即使没有胡惟庸的加害,刘基也不可能得善终,因为朱元璋总会找到除掉他的借口!这是造成刘基人生悲剧的客观原因,如果从刘基自身找原因的话,是儒家那种兼济天下的思想害了他,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不满足于只是谈诗论文,不想只做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总想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怀揣经天纬地的理想,欲拯救苍生于水火,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何乔远曾在《名山藏》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基决计趋建康,众疑未决,基母富氏曰:‘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归万全哉?’”认为在乱世从政,很难有好的下场。可惜的是,刘基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执意要出山辅佐明君圣主,结果被富氏不幸而言中。刘基终究没能成为张良第二,尽管再三逃避,但还是难逃宿命的结局。
这既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在那样一个皇权专制的权力结构下,他怎么也躲不开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