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孔融为何得不到刘备和太史慈的信任

   2020-0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孔融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曹魏名士。作为孔氏子孙受到当时各界的尊重。但无论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太史慈都在与他交往没多久后就选择放弃了这位名士。其中刘备,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围,形势危急的时候来到的。但最后两人却纷纷离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

孔融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曹魏名士。作为孔氏子孙受到当时各界的尊重。但无论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太史慈都在与他交往没多久后就选择放弃了这位名士。其中刘备,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围,形势危急的时候来到的。但最后两人却纷纷离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细细看孔融对太史慈的态度,就可以明白太史慈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当管亥攻打北海城池,形势危急的时候,太史慈来投。太史慈一登场,就表现不凡。“忽见城外一人,挺*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应该说,在注重武将武力(单挑)的《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绝对是第一流的武将。可是,孔融是如何对待这些击杀黄巾的英雄呢?太史慈大叫打开城门,可是孔融拒绝开门,搞得黄巾贼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太史慈,太史慈只能回转身来,又杀了十多个人,贼人这才暂退。孔融亲眼看到太史慈杀贼,这才打开城门,放太史慈进来。

如果说,孔融面对乱贼,不敢轻信,还说得过去。可是等到太史慈拜见孔融,交代自己是因为感谢孔融看顾自己的母亲,特意前来报恩之后,太史慈要求借精兵一千,出城杀敌。此时,演义中已经交代孔融早就知道太史慈是个英雄,也是因此才去看顾太史慈的母亲,经常送些钱粮,见到太史慈临危来投,特意赠送太史慈铠甲战马。但是,当太史慈要求领兵出战,击杀黄巾的时候,孔融却说:““君虽英勇,然贼势甚盛,不可轻出。”在孔融看来,太史慈再怎么英勇,也不可能仅仅靠一千人杀退黄巾贼。孔融虽然对多番善待太史慈母亲,可是当太史慈在自己危难时刻来投,可以说雪中送炭之时,却不能完全相信太史慈。太史慈听后,心中怎么不会难过。

太史慈说:“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如不能解围,慈亦无颜见母矣。愿决一死战!”太史慈这时候没有说自己如何感谢孔融,而是说自己的母亲感谢孔融,很明显,对孔融已经有所不满。并且太史慈表示,自己如果不能为孔融击退黄巾,自己无颜回去见母亲,就算是战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话说到这个份上,只要孔融待太史慈稍微真诚一点,用心一点,必然会答应太史慈的要求,就让他带一千兵马出城试一试又何妨?可是,孔融拒绝。孔融还提出:“吾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无人可使耳。”孔融越是对刘备推崇,太史慈越是心中愤怒。对太史慈的不信任,和对刘备的信任形成鲜明的对比。

太史慈毕竟是个忠义笃烈之士,虽然孔融不用自己,但还是主动请求代替孔融去给刘备送信。演义中对太史慈出城,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细节描写。管亥知道城中必然会派人求援,于是层层包围。可是太史慈打开城门,一马当先,阻拦数人眨眼被太史慈搠死。管亥亲自带领一百多骑兵追击,“慈倚住*,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可以说,在太史慈面前,黄巾贼人犹如草芥一般完全不是对手。

可以说,如果孔融让太史慈率领一千人出战,只要太史慈杀死管亥,其他黄巾余党必然溃败,根本不需要远赴平原邀请刘备。

那么,孔融对刘备就是真正的信任吗?

当太史慈来到平原,求见刘备之时,刘备并没有立刻起兵,而是详细询问前后情况。当听太史慈说到,太史慈本人和孔融无亲无故,却出于大义前去营救之后,刘备很是动容。当太史慈说到孔融对刘备很是仰慕,知道刘备向来有仁义之名,能够救人于危急之中时,刘备才“敛容”回答:“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刘备为什么敛容?因为一开始刘备对待孔融的危难,并不着急。而“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一句,既有着对闻名天下的博学大儒孔融,知道小小平原县令刘备的高兴,却也有着枭雄刘备的浓浓自负。堂堂孔北海,也要向刘备求救呢!

而刘备率也只不过率领三千人就击败了管亥上万黄巾。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和历史上真正的战争并不相同。武将的重要性被最大限度的拔高了,武将的武力往往成了一场战斗胜负的关键。管亥被关羽十来回合杀死,其余人或者投降,或者逃走。北海之围轻松解除。

于是,孔融邀请刘备进城,摆下酒宴感谢刘备。可就在酒宴上,孔融和刘备第一次见面,孔融在不自觉中就流露出对刘备的不信任,以至于刘备当初对孔融的一点点感恩之心,也化为乌有。

当孔融邀请刘备前往帮助陶谦进攻曹操之时,孔融给刘备戴高帽子,说刘备是汉室宗亲,而曹操残害陶谦,以强凌弱,应该和孔融一起前往营救。刘备却说:“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刘备并非是什么纯粹的道德君子,他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之中生存,并最后开国称帝,和他无论何时,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无关系。孔融听了很是不满,就说:“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孔融和陶谦有感情不假,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大义。曹操为报私仇,屠城害民,就是不义,这一点刘备当然认同。可是因为刘备没有立刻答应孔融的要求,就说人家没有仗义之心,就有些苛求了。

刘备有没有仗义之心呢?当然有。不然刘备为什么会前来营救你孔融?刘备被孔融挤兑的不行,只能说:“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刘备的考虑很实在,在乱世想要实现抱负,空有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兵马,有粮草。曹操十来万大军,可是刘备只有三千人马!可是,孔融依然不听刘备解释,继续挤兑刘备,说:“公切勿失信。”听到这里,刘备彻底怒了,说:“公以备为何如人也?”刘备虽然表示,无论自己借不借得到兵马,都会前往徐州营救陶谦,可是和孔融的这一点子情分却彻底没有了。

于是,太史慈在宴会之后要求离开,而刘备也在离开北海之后,和孔融的关系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孔融在反董卓联盟中,曾经是独立的一路诸侯,在北海几年,也曾经割据一方,但是,孔融虽然是博学大儒,在治理地方上却很是无能。孔融有爱才之名,却没有礼贤敬贤之心。对待像太史慈这样前来投靠的贤才,不能倾心结交,不能量才录用。对待有雄才大略的刘备,不能够好言抚慰,结成盟好,壮大势力,反而空谈大义,将好部下好盟友都给讥讽走了。这也就难怪数年之后,北海就被黄巾攻破,被袁绍吞并了。

 
标签: 三国 刘备 孔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