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谈发动西安事变原因 只是为教训蒋介石?

   2020-03-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我不好意思再说他了,因为我真是气呀,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中共对西安事变发动的积极作用目前的学术

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我不好意思再说他了,因为我真是气呀,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

中共对西安事变发动的积极作用

目前的学术界基本认为对于西安事变中共事先不仅没有参与,而且毫无所闻。随着珍贵资料的披露,西安事变的真实面目越来越立体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学者利用共产国际档案批评中共,如A季托夫的论文《中国争取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1935——1938)》,便说西安事变的发动与中共有着“直接”关系,称“1936年11月,毛泽东的代表叶剑英还曾同张学良讨论过扣蒋问题”。杨尚昆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叶剑英在回去后曾经汇报说张学良无意间说过“必要时进行兵谏”。可见,西安事变的发动上,中共虽没有起直接作用,但其间接的推动作用还是有一定体现的。

蒋介石亲手书写的《苏俄在中国》一书中谈到了他对西安事变的真实看法:这件轰动世界事变的真相,到了事后才得以完全明了,此事的主动者仍是张学良的本身,而并不是共产党策动的,且在事前可说与共产党并无直接关系。不过当时共党勾结张学良已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其与张之关系自然到了相当的程度。因为他们在西安的勾搭,恐被中央发觉,故张与共党商谈,多在陕北的延安。......到了最后,张乃以其剿共与抗日矛盾心理之弱点,......就情不自禁地发动叛变了。据张自述,其当时处境,因为事变以及对我八项要求自知无法实现,而重新的胁制手段已无法得手,又以南京下令讨伐,更觉得情势一发不可收拾,乃于第三日接共产党来西安商讨合作,参加其所谓东北军、西北军杨虎城与共产党三位一体的委员会,至此,西安事变乃完全变质。”

与共产党是否有联系这个问题,张学良在《口述史》中是这样说的:“我为什么跑到阎锡山那儿去呢?西安事变之前,那时候,我已经跟共产党有联系。我就说中央呀——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说出来也不怕了,中央糊里糊涂,他就不知道我跟共产党已经有联系了。和戴(笠)先生我们头一次见面,他说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我说你那些特务净做些扯淡的事,你‘特务’不了了。”由这两段话的对比可以知道,张学良在当时确实是和中共有着密切联系的,但这样的联系国民党方面恐怕早就知情。因此,笔者认为西安事变是一起张学良早有计划,最后因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政策而激发的一起突然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共在其中起了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学良与杨虎城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真实原因

关于西安事变,张在西安时对部下是这么说的:“好像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我给它擦一擦,我再给它开开,让它更亮。实际上我这样做,他(蒋介石)不是更亮了?”但这并不说明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才能不够认可,相反他曾说:“我父亲这个人有雄才,但大略不如蒋公。”而且,对于自己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原因,他解释为:“我把泥菩萨(蒋介石)已经扳倒了,那我只好再把他扶起来,菩萨有灵,不能不给他磕头呀。”所以,张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也就正如其所说了: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有旁的冲突,就是冲突这两句话,就是他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我们两个冲突就是冲突这点,没有旁的冲突,一点都没有。我跟蒋先生是痛陈呐,蒋先生也骂我,骂得很厉害的!还有蒋先生几句话,现在他已经不在了,(否则)我不愿意说出来。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我不好意思再说他了,因为我真是气呀,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我怒了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这么一句话:你这个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

张学良是一个不愿意手操纵的人,他自诩“这么倔强的一个人”,他有自己的主意和见解,“我认为这个事情我当做,我就做!我有决心的时候,都是这样决定的:我是不是又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我自己的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好了,没有!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没混过与我自己地位、利益有关的东西,我没有!假设我自个要地位、利益,我就没有西安事变。我跟你说,我大权在握,富贵在手,我什么都不要,所以蒋先生也能原谅我。我是管蒋先生要钱,还是管他要过地盘?我没有!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

为什么张学良“不要打了!”的政治诉求如此强烈?这在书中也有过记录“我二十一岁就作战了,所以说对内战我是恨透了,我打死了多少人拿。……我看见这样一个情景,我非常难过,眼泪都掉下来了……我真是厌倦,我一直厌倦内战,就是剿共我也不愿意剿,这有什么意思呀?而且彼此都是很厉害的。”可见,对于张学良来说,这样的回忆是“痛苦的事儿”。

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

张学良说: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三十六岁,从二十一到三十六岁,这就是我的生命。但从张学良的口述来看,虽然后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可依然对蒋介石充满感恩之情,丝毫没有怨恨的情绪在里面。这除了当初蒋介石不杀之恩,恐怕还有别的更深刻的原因。张自己也说他到了南京是准备好死刑了的,如果是他的部下把他绑了,他是要枪毙了部下的。而蒋介石非但没有杀了张,反而在抗战时期张还有过能够参与战斗的机会。

到了老年,张学良还与蒋介石联系密切:“我跟蒋先生常常在一起,还常常通信,实际上他常常来信。老先生对我还是不错的了,我不是说过,他死了我写了副对联吗,我这是私人的对联,我吊他的,我说: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老先生对我,那该怎么说?对我,那是很关怀。我有病,差不多够呛了,他们旁人就想,我要死掉了。那他不但特别关切,还派了医生,派了中央一员的来看我。我到哪儿,就是到了台湾,老先生甚至都给我找最好的医生,他亲口告诉我这个陈仪,要给我找好医生。那他对我真是关切的很,一直他关切我,到现在我也这么说。”

但情感归情感,正如张在蒋葬礼上的对联一样,他们之间在政见上的差异是很大的。“蒋公这个人,我认为他失败了。蒋先生这个人,我跟你讲,我不愿意批评他。蒋先生很顽固,很守旧,太守旧了!这么讲吧,我搁这么一句话批评他,假设能做皇帝,他就做皇帝了。就这么一句话。他认为我说的事都是对的,蒋先生对我,我暗中想,他对我也相当看得起。觉得我有种?这话倒不敢说,他不能容忍人家挑战他的权威,我损害了他的尊严。”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

西安事变重要作用的体现关键不在发动,而在其和平解决的问题上。张学良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同时也担当了促成其和平解决的重要角色。他曾明确向周恩来提出具体办法:中共在外边逼,他在里边劝,内外夹攻,把蒋介石扭转过来。他多次劝谏、苦谏乃至哭谏,直到最后采用了兵谏,但重要的是在整个西安事变中,他采取了各种确保蒋介石安全的措施。周恩来要求一是把陕北留给共产党二是不要消灭共产党,张学良对其说:“如果你们这个条件是真的,我们就不要变了,我去说服蒋先生。”他在部署行动计划的时候向东北军的将领多次强调一定要保证蒋的安全“千万不可把委员长打死了,只要他抗日,我仍拥护他为领袖。”

不仅如此,他为了保护蒋的安全,还用自己的人头做保证。1936年12月13日上午,张学良在会见南京政府的代表时说:“只要委员长能改变态度,采纳意见,我将亲自送他回南京”,可见,张学良是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西安事变往和平解决的方向上指引。因而,我们今天的历史评述者应该看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张学良的极力斡旋和巨大牺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参考资料:张学良,张之丙、张之宇:《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北京:作者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出版;

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出版;

秦孝仪:《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3年出版;

李蓉:从张学良口述看“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东北史地,2011年第6期;

蔡波:风风雨雨家国事——读《张学良口述历史》,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

 
标签: 蒋介石 张学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