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不一样的人才观 出身微末的人多容易成才

   2020-09-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五代是个乱世,乱世在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有的秩序体系被摧毁,出现了重新建构的空间和机会。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制度解体,昔日的等级、门第观念不再那么森严,不再被人们所特别看重,这就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的脱颖而

五代是个乱世,乱世在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有的秩序体系被摧毁,出现了重新建构的空间和机会。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制度解体,昔日的等级、门第观念不再那么森严,不再被人们所特别看重,这就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

清人王闿运认为,中国历史上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一批人物。 “世道愈乱,贤士愈积”。

乱世中,一大批饶有实践经验、具有智慧、谋略与治事能力的底层人物有机会在崛起,成为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有人认为这就是所谓乱世“人才纵横定理”。

春秋战国时期,是典型的乱世,恰恰在这个时期,一批光耀千秋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如群星闪烁,集中涌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才高地”。

三国时期,是又一个乱世,这个时期群雄争霸,谋士辈出,猛将如云,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人才高地”。

我以为,“人才纵横定理”,在五代这个乱世也是能够成立的。

五代时期一些原先是小角色的人物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逢风云际会或凭藉自己的能力从民间崛起,其中有的人发挥出了聪明才干,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且经过数十年由个别而组合、到群体逐步扩展的历程,到了五代中后期逐渐现出了综合型人材的端倪。

但是乱世也是一个民族与命运大劫难决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优秀分子会受到比平时更多的磨难,甚至成为祭台上的牺牲,民族精英被消耗、折磨、摧残的例子不胜枚举。

五代后唐时期,曾经担任过军队中门使(类似现代军队中的总参谋长)、宰相和枢密使的郭崇韬就是其中一例。

郭崇韬原先是一名小吏,文吏型人物起于基层,对官场利弊,世态炎凉和人间冷暖有着切肤的感受,所以这些人往往遇事机警,从容干练,极具办实事的能力。

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今山西雁门)人,出身寒门,史书上对他年轻时事迹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他的生平不详,只知道其父名宏正。

郭崇韬原先是昭义节度使李克修手下的一名小吏,“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受到李克修信任,李克修对他不断提拔,让他参与军中事务。李克修死后,他被李克修的堂兄晋王李克用收用,任教练使,此后就一直是李克用的近臣。

五代后梁、后唐等朝,是中国历史上军阀掌权,占主控地位的特殊时期。

尽管在军阀政治的大环境下,文臣参与议政、决策的活动空间被大大挤压;但是一些在文书运行、财赋管理、刑事鞫断等事务中,仍然需要发挥文职人员的作用。

因此具备专业业务才能的文吏型人物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他们事实上成为当时官僚行政的主要行使者。

?朝和五代之交,文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专攻礼乐文章、诗词歌赋的“儒生”、“文士”;另一类是起于基层的“事无巨细,皆得专之”的文吏型人物;甚少有兼具两类才华的人物。

“儒生”、“文士”专攻礼乐文章、诗词歌赋,他们在乱世中所从事的事业往往与生存状态严重脱离,面对纷乱的现实无所适从,显得孤傲而又脆弱,悲凉但又无奈。

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所谓“经济策”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不是一会事,在古代专指安国定邦,经世济民的才能。李白嘲弄的?儒,是一种只会寻章摘句的腐儒,这些人的特点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知道国家形势的大局,何谈安国定邦,经世济民?

不过李白自己也未必有治国安邦之才,李白在诗词歌赋方面绝对是位天才,但在办实事的能力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唐明皇一度对他青睐,只不过把他当作一名文学侍从,幸臣而已。他自己感觉好的很,自比诸葛、谢安,真以为自己是块能当公卿宰相的材料,羽扇纶巾,从容应对天下大事。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心中愤愤不平。晚年投靠永王李磷,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料稀里糊涂地陷入“谋逆”大案,差点为此掉了脑袋。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的《嘲鲁儒》除了嘲弄一些只会寻章摘句的腐儒外,何尝不是一种自嘲?

文吏型人物起于基层,这些人年轻时长期在底层生活,饱尝凄风苦雨,痛感人世艰辛,对官场利弊,世态炎凉和人间冷暖有着切肤的感受,所以这些人往往镇重勤勉,遇事机警,应对从容,做事干练。

秦汉时期,李斯、韩信、萧何和曹参等人都出身于小吏,后来都成就了一番事业。

五代时期,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物,如敬翔、李振、谢瞳和史敬镕等。

郭崇韬也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一个,他极具办行政实事的能力,无论对军事形势和?治形势的判断,都十分敏锐。所以郭崇韬后来能够“出将入相”,并不是偶然的。

 
标签: 人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人才济济为何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韩信明明是个难得人才能起兵却放弃了皇位
    韩信是个悲剧性人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抚心哀念,,惋惜名将才华,更对他放弃三分天下的机会不解。其实,当时就有两人劝说他背弃刘邦,三分天下,而且为他透彻分析了天下形势,但都被韩信给拒绝了。那么韩信为什么当反而不反呢?韩信这个人,说到底还是给那
  •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样对待叛变后又归顺的人才的
    曹操对关羽真算是照顾有加,明知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骇得曹操打算迁都避让),却还十分礼让,这份器量已经完全是人格的魅力了。真正的君王,对人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即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决不能让强敌得到,这是起码的
  •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
    12-18 人才张仪
  • 诸葛亮的困境 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历史上的高俅竟是位连苏轼都推崇的人才
    高俅原名叫什么,我们在看完小说之后,可以知道高俅本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么后来却成为了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这使得大家对于这个人物非常的好奇,那么高俅的原名到底叫什么呢?下面内容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高俅原来的名字叫高毬,是东京一个不学
  • 三国boss招揽人才有绝招 不来我就睡你媳妇
    今天老侃给大家侃一侃三国里那些狠人boss都是咋带小弟的?是不是全都西装革履,头发抹油打蜡,身上再纹着一只翘脚皮皮虾,见人就问:“知道许都扛把子,浪里小白龙曹阿瞒吗?”这哪里是古人礼贤下士的态度,分明就是隔壁东兴社团招小痞子!曹操这等枭雄这
    12-12 三国
  •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双修的全能人才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
  • 歧视旗人?清朝为什么只有旗人才能自称“奴才”
    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