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鲁迅北京生活 逛琉璃厂480次 品味中西美食

   2020-08-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后世人是不是把鲁迅在北京的时日想象得过于激昂?以为鲁迅在北京的十几年间,一直过着“一呼百应”的舆论领袖生活。但实际上,在北京的大半时光,鲁迅过得难得悠闲。跟朋友促膝夜饮,流连琉璃厂的各大书肆,品味中西各样美食,在其日记中都一一记下,好生令人

后世人是不是把鲁迅在北京的时日想象得过于激昂?以为鲁迅在北京的十几年间,一直过着“一呼百应”的舆论领袖生活。但实际上,在北京的大半时光,鲁迅过得难得悠闲。跟朋友促膝夜饮,流连琉璃厂的各大书肆,品味中西各样美食,在其日记中都一一记下,好生令人羡慕。如今,就让我们来一探鲁迅时代的北京生活吧。

第一、二站:绍兴会馆-八道湾

辛亥革命后,鲁迅经好友许寿裳介绍,任职民国政府教育部。1912年初,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迁都北京,教育部自然也随即北迁。自此鲁迅也开始了长达14年的“北漂”生活。

鲁迅在北京的前七年,住在位于菜市口南半截胡同西的绍兴会馆里。会馆因失修多年,桌椅陈旧,蚊虫遍布,人口杂乱起来。鲁迅也对这样的住处十分不满意,经常写日记说自己因环境嘈杂,“辗转不得眠,眠亦屡醒”。

鲁迅先是住在绍兴会馆内的藤花馆西房,为避免喧闹后来移入补树书屋。这小屋失修多年,床板上满是臭虫,咬得鲁迅夜夜不能好眠,没办法,便睡到了书桌之上了。

1919年年底,鲁迅搬出会馆,在八道湾11号院购置新宅,将绍兴老家的母亲及三弟眷属接到了此处,总算是在此处完成了与一家团圆的梦想。但这团圆好景不过才三年,鲁迅因与二弟周作人失和后,搬出了八道湾,住进了附近的砖塔胡同。

第三站:西三条21号

鲁迅搬走之后,周母也欲迁出八道湾与其同住,鲁迅便购置了在北京的第二套住宅——西三条21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南房三间是会客室兼藏书室;院内东西各一间杂房;北屋三间,东西两侧分别为其母亲和朱安的卧室,中堂是餐厅,北面接出去一小间平顶屋子,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由于这间屋子犹如四合院后头长了条尾巴,便被鲁迅戏称为“老虎尾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8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鲁迅在他那间被称为“老虎尾巴”的书房里写下的。读过《秋夜》那篇散文的人,都会对开首的这句话有深刻的印象。

当时时局紧张,鲁迅经常在书房内孤檠长夜到天明,曾有学生问他为何喜欢在黑夜写作,鲁迅答说:“因为比起黑夜,白天更黑暗。”

1926年8月,鲁迅离京后,母亲及朱安继续在此居住。1949年10月19日作为鲁迅故居对外开放,1954年在故居旁兴建鲁迅博物馆。

第四站:后海

广化寺上班会贤堂聚友

如果想要在北京寻找鲁迅生活足迹,还可以去广化寺和会贤堂走一趟。位于后海附近的广化寺,如今依旧香火鼎盛。但很少有人知道鲁迅曾在这里工作过,更少人知道,北京图书馆最早就是在这里筹建的。

清宣统元年(1909),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前身)。民国时期,鲁迅被任命教育部佥事,常来此工作。1917年,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

著名的会贤堂也是鲁迅常去的地方。从荷花市场穿过酒吧一条街,没几步路便到会贤堂了。会贤堂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原是礼部侍郎斌儒的私邸,王公大臣、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画。到了民国,文人雅士也喜欢聚集于此讨论时政。当时虽然鲁迅与各方笔战不停,但私交却是很好,会贤堂便成为他们聚集地之一。

会贤堂其实有两座,现在的13号院是酒吧,18号院则是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18、19号院在光绪年间是“莲花诗社”的所在地,梁启超、鲁迅、郁达夫、梅兰芳等名士都曾在此徘徊。

“听戏、吃小馆、逛琉璃厂”被称为民国文人的三大乐趣,鲁迅先生也不例外。虽然在教育部的工作百无聊赖,好在经常有好友许寿裳常相伴,假日还能同游琉璃厂、陶然亭等地去散散心。

琉璃厂作为北京文化一条街,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原本是元明清三代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清朝,便成了古籍、古玩店铺的集中地,各地进京考试的学子也多住在附近,于是举凡与文人墨客有关的南纸、笔墨、雕板、镌碑各行业,也蜂拥而至,遂使这条街成为文化荟萃之地,并且久盛不衰。

早在没来北京之前,喜爱古籍的鲁迅就曾书信问北京的朋友:“闻北京琉璃厂颇有典籍,想当如是,曾一览否?”等到了北京,更是经常在此地徜徉,流连忘返,并在日记里也都详细记录着逛琉璃厂的时间和所买的东西。

据《鲁迅日记》所记载,鲁迅在北京的14年间,去过琉璃厂的次数竟有480次之多,采买图书、碑帖3800多册。逛完琉璃厂,鲁迅先生时常会去附近杨梅竹斜街上的东升平浴池洗澡理发,又或者沿着铁树斜街行至大栅栏西街,寻觅美食。

第六站:大栅栏-青云阁-玉壶春茶楼

大栅栏西街是有名的京味小吃一条街,全街仅有323米长,但却有上百种特色小吃。鲁迅先生逛完琉璃厂,来到此处,要一两样可口点心,翻翻当日的收获,一派自在生活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在《鲁迅日记》中,鲁迅流连大栅栏的次数丝毫不比去琉璃厂少,并且还在日记中数次提到街上的“青云阁”。

“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是当时京城内数一数二的高档“中式沙龙”,除鲁迅之外,康有为、梁启超、梁实秋等众多名人,也常来此品茗会友、小酌膝谈、思文赏乐。鲁迅通常都是从后门进去,这样有一大好处:青云阁后门楼上是茶座,从琉璃厂走来,到此间恰恰有些累了,歇歇脚方称意。

鲁迅在京14年经常光顾这里的玉壶春茶楼,最爱吃玉壶春的春卷、虾仁面等名点。结束下午的闲暇之后,鲁迅还会在青云阁楼下的小百货店中顺便买些牙粉、鞋垫等日用品,然后他再踱到琉璃厂去买书。

夜饮广和居尤喜解酒羹“三不粘”

有人就资料研究得出,鲁迅在北京的14年间常去的饭馆有65家,其中有高档酒楼,有西式餐厅,也有市井小馆。

大概因为经常喝醉的缘故,鲁迅尤其喜欢广和居的一道解酒羹“三不粘”,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

当时,北京城内还有两家专门做绍兴菜的山阴馆子,一家名为杏花村,另一家叫做颐芗斋,在万民路。这两个馆子离鲁迅的住处比较远,但鲁迅还是经常光顾,原因当然是难舍家乡菜。在鲁迅独自在北京的头七年里,能去吃一次家乡菜,喝上一壶正宗的绍兴花雕,大概也能免掉心头的一些怀乡之情吧。

等到酒兴一高,诸多繁琐思绪也就如同那浓厚的花雕香气一齐吞入腹中。是夜,鲁迅便又能在那乱世嘈杂的夜晚中安然睡去,迎接下一个天明。

 
标签: 鲁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萧伯纳和鲁迅 萧伯纳是哪个国家的是剧作家
    萧伯纳是英国的戏剧作家,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1933年的时候,时年77岁的萧伯纳做了一次远东执行,来到了中国,见到了鲁迅。那么萧伯纳和鲁迅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呢?鲁迅、萧伯纳、蔡元培合照图片萧伯纳到达上海吴淞口是在1933年2月1
    12-31 鲁迅作家
  • 鲁迅为什么烦国学?保护国粹不应该带有别的属性
    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大约有两种:一是爱国志士,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各各藏着别的意思。志士说保存国粹,是光复旧物的意思;大官说保存国粹,是教留学生不要去剪辫子的意思。现
    12-30 鲁迅
  • 鲁迅病入膏肓还惦记的一个女人竟然是她
    鲁迅在病入膏肓时还惦记着她的瘦,他帮助过许多年轻人,男男女女数不清,而关心到宠爱的地步的,也只有她。萧红是以一个小女人的样子出入鲁宅的,在这里,她可以没有过去。在这里,她可以选择记忆,她只需记得祖父的后花园里面的花儿草儿虫儿鸟儿。如果可以,
    12-30 鲁迅
  • 解密:中外文坛名家对鲁迅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先生说:“鲁迅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地震!”王蒙随后又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太好了么?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
    12-25 鲁迅
  • 从鲁迅的收入看三十年代民国著名文人的生活状况
    鲁迅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着他的经济活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详细记录,陈明川先生在他所著的《文化人与钱》一书中,把鲁迅八千多天的日记进行了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鲁迅的收入情况。鲁迅一九一二年五月随南京临时政府北上北京时,他的月薪为六十
    12-25 民国鲁迅
  • 鲁迅简介 文学大家鲁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12-23 鲁迅
  • 民国“神童”轶事 鲁迅的墓碑由其子周海婴书写
    竺可桢3岁时与父亲上镇;父亲教他念各家店铺招牌上的字,回来时他竟都能记住。马一浮5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家中聘请某举人为师,教了两年,因无可再教,自告辞职。谢冰莹(非谢婉莹)5岁就阅读《唐诗三百首》、《随园女弟子诗集》和《史记》。舒新城1
  • 鲁迅兄弟之争:周作人坚持认为鲁迅偷看其妻洗澡
    自1960—1966年辞世前,周作人给未曾谋面的香港朋友鲍耀明写了402封信,它们成了研究周作人晚年的思想、观点、情趣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鲍耀明致周作人的339封信,对研究晚年周作人也至关重要。鲁迅崇拜之争1962年5月8日,鲍
    12-17 洗澡鲁迅
  • 鲁迅学习外语之道 须每日不放下 强调要硬看
    全国高考将在2017年执行高考新方案,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为什么学外语怎样学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鲁迅先生的外语观和学习方法对我们仍然有借鉴意义。鲁迅先生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对日语十分精通,他还懂得德文,也懂些英文。老版的《鲁迅全集》20卷本
    12-16 鲁迅
  • 历史解秘 鲁迅真的在《二十一条》上签字了吗?
    各位稍微读过几年书的,想必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二十一条》都不陌生了,它是直接酿成“五四”学生运动,使中国由近代史进入现代史的标志性事件。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具体包括21个条款,企图把整个中国的领土、政
    12-15 鲁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