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阀董卓如何入京夺取政权从而控制朝政的?

   2020-03-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夺取天下大权仿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董卓有西凉二十万大军作为后盾,朝中谁敢不从就杀掉谁。其实,当董卓入京之时,带了多少兵马呢?在演义中没有明确表示,只是说“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也就是说董卓的军队是分批前进的,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夺取天下大权仿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董卓有西凉二十万大军作为后盾,朝中谁敢不从就杀掉谁。其实,当董卓入京之时,带了多少兵马呢?在演义中没有明确表示,只是说“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也就是说董卓的军队是分批前进的,作为西凉是朝廷边关重地,担负防御外族入侵的重任,并且,何进也不可能允许董卓多带兵马进京。一旦大军进发,沿路的关卡盘问,还有兵粮供应,都是大问题。

在《资治通鉴》中则明确说“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人”,董卓怎么凭借这三千人夺取了朝廷最高权力呢?这就不得不佩服董卓奸诈多谋了。

当董卓进京之时,正是朝廷大乱的时候。唯一可以控制董卓的大将军何进已死,而掌控禁军的十常侍也全被杀死,在京城当中拥有一定兵力,可以和董卓抗衡的有两个人。其一是此时担任西园新军八校尉之首的司隶校尉袁绍。面对董卓在京城横冲直撞,选择了沉默,骑都尉鲍信从泰山招募了一批军队回来,请求袁绍出面消灭董卓,鲍信说:“董卓拥有强大的军队,他必有异心。如果不早作打算,日后就会被其压制。现在董卓的军队刚刚到达,还比较疲惫,希望将军率领我们去突袭他!”可是,袁绍本来就是向何进提出召集天下诸侯进京的人,此时他是最不可能反对董卓的。何况董卓手中到底有多少兵马,袁绍不清楚。不是有十成的把握,袁绍此人不敢轻动。

其二是当时担任执金吾的丁原。在演义中丁原是并州刺史,有的版本是荆州刺史,并州在现在的山西太原等地区,靠近洛阳,荆州则远在两湖,并州更为可靠。但是作为并州此时的丁原却带在中央,还是有些所不通。历史上丁原的真实官职是执金吾,是秦汉时期保护京城和皇宫的重要官职,常备部队在两万以上。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董卓进京之后,满朝大臣只有卢植和丁原敢公开反对。卢植一向看不起董卓,而且卢植本是大儒,很少计较个人的存亡,考虑的更多的是国家大义。而丁原是京城警备司令,手握精锐,当然不惧董卓。

董卓和李儒等人,煞费苦心经营了一个骗局,为自己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董卓刚入京城,还只是有些专横,并没有直接就废掉少帝,只靠眼前的三千人马根本不能动手。于是董卓每隔四五天,命人在半夜里悄悄帅军队出城,第二天早上大张旗鼓的进城,人人都以为凉州兵马又来了,整个的洛阳城中没有一个人发觉了。

袁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由一开始的不愿反董卓,渐渐变成了不敢反董卓。一直到董卓要废掉少帝,才公开反对董卓。少帝可是何进和袁绍拥立的。而董卓废掉少帝,一手遮天,在这样的中央朝廷,也注定没有前途,于是袁绍选择了逃离,到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发展去了。

而董卓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到处活动,四处收编原来何进的部下和十常侍的禁军。于是西园新军和十常侍的禁军都在董卓手中了。只有三千人的董卓也逐渐掌控了中央大权。

而丁原呢?虽然公开反对董卓,但是两人还没有到兵戎相向的地步。丁原以为董卓根本不敢动自己,董卓却认为丁原非除去不可。于是,人无杀虎意,虎有伤人心。董卓知道一旦两人公开决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于是派出自己的密使收买了吕布,吕布杀掉了丁原之后,带兵归顺董卓。在演义中为了突出人们对吕布忘恩负义行为的蔑视,说丁原大半的军队都离开了吕布,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吕布杀掉丁原之后,兼并了原来所有的部队!包括原来丁原军队中的二号将领高顺以及大将张辽等人。现实中人们看重的还是利害而非仁义。

至此,董卓完全掌控了京城局势,但是董卓身为外臣,在京城那些王公贵胄心中根本没有资格号令天下。于是董卓想通过废立汉帝,来建立自己的威信。

在董卓标榜自己要效仿伊尹、霍光,废掉少帝时,袁绍站了出来反对。董卓刚到京城,看到袁绍出身名门,不敢妄加杀害,但袁绍也觉得京城呆不下去,就逃到冀州去了。而袁绍的叔叔袁隗却留了下来,并做了废立汉帝的帮凶。一方面因为袁绍逃走,董卓威胁袁隗,如果袁隗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就要杀害袁家满门;另一方面袁隗和袁绍政见不合。虽然是叔叔和侄子,但是袁隗看到袁绍与何进走的很近,动辄口出大言,说什么对十常侍用兵。袁隗经常说,你啊你,袁家早晚败在你的手上。而袁隗当时担任司徒,是百官之首,别人可以躲起来,袁隗绝对没地方躲。

于是,袁隗老先生满含热泪的解下少帝的玺绶,恭恭敬敬交给陈留王,扶着少帝走下台来,又带头跪拜陈留王(即汉献帝)。董卓的擅自废立,由于有袁隗的参与,而多了几分合法性。

既然有了拥立大功,董卓开始大肆封赏。首先加封自己为相国,并且拥有很多特权,比如说进入朝堂不用小跑,可以拿着剑,穿着鞋子上殿等等。

董卓为了装门面,还向天下发出诏令,征召一些名士贤才为官。比如说处士荀爽、陈纪等人。这些人都是天下士人敬佩的大儒,有德行有学问。董卓超越等级,在短时间快速提拔他们,像荀爽在九十三天,就由布衣晋位为司空,成为宰辅之一。并且,在地方官上面董卓也任用了一些贤才,像任命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但是,董卓有一条是铁打不动,凡是重要的军职,绝对不会交给他人担任。

于是,董卓以计谋争取时间,逼走了司隶校尉袁绍,杀死了执金吾丁原,控制了京城大局。又以袁隗为傀儡,导演了一场貌似合法的废立大典。之后,大力提拔贤才,为自己招揽官心,争取到了爱才重贤的名声,于是,短短几个月间,董卓就掌控了汉朝的中央大权,成了汉末呼风唤雨的枭雄人物。

 
标签: 军阀 董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最强军阀 揭秘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的第一人
    光绪八年(1882 年),清廷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朝鲜政局陷入动荡之中。王室危急之际,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求助,清廷命令吴长庆部开赴朝鲜平乱,23 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秣马厉兵,东渡朝鲜。进入朝鲜后,清军军纪散漫,常有扰民之事发生,吴
    12-30 军阀
  • 张作霖:一生认了四十多位干爹干妈的民国大军阀
    奉系,以奉天为中心,以东北三省为根据地,势力最强时到达长江流域。奉系的地域色彩最明显,也最团结。从袁世凯时代开始,东北军阀间虽然也有纷争,但基本都是自成体系,游离于中央政权。奉系的圈子以张作霖为中心。张为人爽快、大方、务实,对上一级的人物,
  • 民国大军阀张勋的人生最后几年是怎样度过的
    1、一妻十妾张勋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为张勋守贫10年,被光绪帝皇后隆裕封为一品夫人,据说张勋“事之若母,家庭事无大小,俱一一问过曹夫人”。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丧,被弟弟骗到张家,卖了一笔钱,邵被张勋先奸后允,后来逢邵的弟弟来张家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军阀白崇禧台湾暴毙 因何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
  • 民国立法实行一夫一妻 军阀娶40房姨太太违法吗
    这些司法解释,可以说严重违背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男人纳妾不算重婚,属“与人通奸”行为,最多是道德问题。因此,民国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名存实亡。民国男人找小老婆相当自由,比古代男子更厉害。民国男人如果真的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可以与原配离婚,但不
    12-25 民国军阀
  • 大军阀吴佩孚一生妻妾无数为何没有子嗣
    吴佩孚一辈子很重夫妻之伦,在他闻名于世的“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借外债”之外,又有“四不主义”,即加上一条“不娶妾”,然而他从15岁第一次结婚,直到66岁被日本特务害死,他竟身不由己,前后共娶了4位夫人,而且居然始终都无法获
  • 民国军阀们的姨太太中走出来的最美女记者
    说起来女记者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了,但是直到抗战时期女记者在新闻工作中才形成不可轻视的强大阵容,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女记者。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在抗战前女记者还是凤毛麟角,但抗战胜利后,上海各报纷纷延揽女记者,一时成为了上海滩上的一种时髦风尚。在当时
  • 北洋军阀是怎样形成的 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
    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使清统治阶级认识了两点:一是满籍军队绿营已腐化到不堪一战,不可依恃,而汉人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二是由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对清廷的忠贞,使清廷的统治集团认为汉人仍可信赖。清末的垂危王朝能苟延数十年,便是由于这
    12-22 民国军阀
  • 妻子儿女多到用军队化管理的奇葩军阀究竟是谁
    古代皇帝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已经不足为奇,比这多的、比这少的皇帝都大有人在。可是在号称共和、民主、文明的民国历史上,出现过这么一位主儿,妻子儿女竟然多到要按照部队的那一套管理模式来管理。此人叫做杨森。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
    12-18 军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