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按狗共沉说”靠谱吗?按狗共沉未必真实

   2020-12-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住他、不让他下沉,邓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住他、不让他下沉,邓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双双一同沉入水中,壮烈殉国。

邓世昌这个“按狗共沉”说, 是否靠谱?我想,还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史料吧。

首先,我们看看我们教科书上的“按狗共沉”说,出处是哪里?不知道,也许只有教科书编委心里才知道。但是,有一个出处是邓世昌殉国之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读者注意:这是一本画报,不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这本《点石斋画报》报道了邓世昌落水之后、拒绝战友抛来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一同沉下水底、壮烈殉国。这份画报还配上了想象的插图。

《点石斋画报》所描述的这一幕,有一点是违反物理定律的:邓世昌落水后,如果没有救生物、如果执意求死,则必然是迅速沉入水中,不可能凭空漂浮于水面良久、并完成了以下一系列的动作:摆手拒绝战友的救生圈、喊救国口号、按住自己的狗。

那么,《点石斋画报》的报道来源于什么资料?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点石斋画报》只是一份画报,并非严肃的史料,不足以成为信史,更不能成为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我们再来看看,李鸿章当年给朝廷的关于邓世昌的报告,李鸿章的报告,是这样写的:

“……其力战阵亡之管带、大副等,自应先行奏请恩恤,以慰忠魂,致远管带提督衔记名总兵借补中军中营副将噶尔萨巴图鲁邓世昌……争先猛进,死事最烈,拟请旨将邓世昌…..交部从优议恤,邓世昌首先冲阵,攻毁敌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

李鸿章这份给光绪皇帝的报告,出自于《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收录于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中日战争》第三册,第136页。

李鸿章在奏折里对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描述,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如下的意思:

“邓世昌下水之后,被战友救了上来,但是,邓世昌说:整只舰艇都沉没了,我没有独自求生的道理。说完,邓世昌重新跳入海中、自沉身亡。”

读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李鸿章不是现场见证人,他的奏折所述,要么出自部下的报告,要么出自自己的猜想;

2、李鸿章这份奏折是要建议光绪皇帝“从优抚恤”邓世昌,为了这个目的,当然是将邓世昌之死,写得越壮烈越好;

3、邓世昌是李鸿章的部下,邓世昌殉国越壮烈,李鸿章的脸面越有光,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已经没有脸面对朝廷,唯有奋力描述自己部下将士的忠勇,以向皇帝表明:我已经尽力了,我的部下们也已经尽力了,这次打败仗,实在不是我的责任。

从这样的动机和背景看来,李鸿章奏折里面所描述的邓世昌殉国过程,是不能完全置信的,至少不能独自成为信史、而必须有待佐证。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舰队老兵的说法。

戚其章在其所著《北洋舰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第208-216页)中,收录了两份描述邓世昌殉国过程的水手证言,其中一份是“来远舰”老水手谷玉霖,他是这样说的:

“邓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行将沉没,不肯独生,愤然投入海中,他平时所养的爱犬名叫太阳犬,急跳入海中救主人,转瞬间衔住邓管带的发辫、将它拖出水面,这时,搭救落水官兵的鱼雷艇也赶来,艇上水手高呼:邓大人,快上扎杆!邓管带用手示意,不肯苟生,跟狗一起没人水中。”

可是,一只狗可以用它自己的力量游泳救出一个大男人,这只狗需要有多大只?它需要有多大的力量?如果它有这样大的力量,它又何至于被邓世昌抱住沉入水中、而挣脱不了邓世昌?这二者恐怕是矛盾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谷玉霖是“来远舰”上的水手,而邓世昌是“致远舰”上的管带,换言之,谷玉霖并不在“致远舰”的事发现场,这篇证言,只是谷玉霖听来的,而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北洋水师老水手陈学海的证言:

“邓船主(邓世昌)是自己投海的,他养的一条狗叫太阳犬,想救主人,跳进水里咬住了邓船主的发辫,邓船主看船都沉了,就按住太阳犬一起沉到水里了。”

可是,陈学海也是“来远舰”上的水手,也不是“致远舰”沉没现场的见证人,他的说法和谷玉霖一样,也是听来的。

我们再看《清史稿》。《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邓世昌》对邓世昌的殉国过程,描述如下:

“……锅船裂沉。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

《清史稿》这篇邓世昌殉国记,翻译成现代中文,是如下的意思:

“……致远舰的锅炉爆炸、舰艇下沉,邓世昌抱着一个救生圈,没有沉没,丁汝昌命令其他战友去救他,邓世昌拒绝上船,将身体缩出救生圈、沉海殉国……”

《清史稿》的记录则大不一样:这里的邓世昌首先是抱着救生圈、暂时还没想着要死,见到战友来救自己,才突然想起自己要殉国,于是挣开救生圈、自沉身亡。而至于他的那条狗,在《清史稿》里面,并没有出现。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份证言:当年在“镇远舰”上当大副的美籍清军水兵马吉芬(philoNorton McGiffin)事后写了一篇回忆录《The Battle of the Yalu》(中文可译为:《鸭绿江边的海战》),文中是这样回忆邓世昌的殉国过程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 unruly at timeseven with his master. 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 who could not swim,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 — enough to have supported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 and, climbing up on him, forced him to release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 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 — perhaps the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这段回忆文字,我将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邓(世昌)管带养了一条最凶的那种狗,有时就算是邓在场,它也很凶。邓不熟水性,舰艇沉没之后,他抓住了一根不知是橹、还是一根什么别的木头,刚好能使他漂浮在水面,后来,正是他养的这条狗,向他游过去、并扑到了他的身上(狗也想求生)、使他抓不住木头了、因此悲催地沉了下去,那狗也是同样的命运(沉没),这也许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狗害死主人的纪录了吧…….”

如果依照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则根本不想死,他抱住一块木头,是他的狗游了过来、扑到他身上,木头不堪负重,人和狗一同沉入水中,不幸身亡。

当然,马吉芬是“镇远舰”上的人,而邓世昌在“致远舰”上,可见,马吉芬也不是事发现场的目击证人,他的证言,一样也是听来的,甚至是自己想象的,总之,也不能独立成为信史。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邓世昌殉国一幕的“罗生门”如下:

《点石斋画报》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拒绝救生圈、按狗共沉。

李鸿章的说法:邓世昌是被动落水,被战友救上来,再跳水自杀殉国,没有狗。

谷玉霖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不知有否按狗)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陈学海的说法: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按下自己的狗,一起沉入水中。

《清史稿》的说法:邓世昌本来抱着救生圈,见到战友来救他,突然挣脱救生圈、沉入水中殉国(全程没有狗)。

马吉芬的说法:邓世昌被动落水、抓住了木头求生,狗爬过来,木头不胜负荷、人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邓世昌殉国的具体过程,点石斋画报、李鸿章、谷玉霖、陈学海、马吉芬、清史稿六方的说法,都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那么我写到这里,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不是。邓世昌殉国的故事,其实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教训,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画报、李鸿章、清史稿等这些记录历史的责任人,没有认真对待历史,他们记录历史,不是从查实的证据入手,而是从道听途说、第二手资料、甚至第三手资料入手,所以出现了“三人成虎”的现象,致远舰当年被救的水手不少,只要政府、史学家、学者当时对历史认真负责,则邓世昌殉国的真实过程,不难理清,而当时显然没有人认真去做这个事,结果到了现在,出现了至少六方证言不一致的现状,恐怕回头再要理清邓世昌殉国的真相,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邓世昌“按狗共沉”罗生门历史叙述给我们的教训,我想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在治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原始资料、可靠证据出发、不道听途说、不造谣、不传谣,一定要实事求是,只有当我们做到这样,我们才能留给子孙们一部准确的、真实的历史,而不会再发生邓世昌这样的“罗生门”。

结语:邓世昌“抱狗共沉说”未必真实,但时过境迁,史料不足,而且史料不可靠,目前已经很难还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治史要认真”的教训,那么前事至少可以成为后事之师。(学者:冯学荣)

 
标签: 邓世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邓世昌是怎样的人?邓世昌的妻子儿女都是谁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
    12-30 邓世昌
  • 甲午战争时 清末将领邓世昌的月薪是多少?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中国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
  • 邓世昌座舰致远号简介 北洋水师里最新式的战舰
    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Zhiyua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
    11-29 邓世昌
  • 父亲去世邓世昌仍留军中备战 返乡后跪地痛哭昏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1894年,清光绪帝恸书挽联,奠祭在甲午黄海一战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捐躯何止在战场,英雄报国有后人”,120年来,广州邓氏后代心系国运,投笔从戎抗日、办理遗体捐献,将精忠与奉献承续。黄浦江畔萌生
  • 邓世昌爱犬救主的真相究竟如何 邓世昌的妻子
    中华五千年来马革还尸的将士,一直受人爱戴。特别是那些为抗击外来侵略而英勇赴死的民族英雄,更让人感到敬佩,而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当时所有人,甚至包括当时的光绪皇帝。邓世昌是清末北洋舰队致远号的管带。他有着热烈的爱国情怀,在平时就常对将士们说
    09-12 邓世昌
  • 外国军官和李鸿章评刘步蟾邓世昌:动手能力差
    李、黎二人对这些学生官总的评价是:“闽厂学生大都文秀有余,威武不足,诚如来示,似庶常馆中人,不似武备院中人。然带船学问究较他处为优,在因材器使,随事陶成而已。”学堂用传统士子的模式规范学生, 惟恐他们在学习西方海军技术的同时思想也随之西化。
  • 邓世昌的简介 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简介:甲午之战是每个中国人难以忘记的民族之痛,曾经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日本,说起海战不得不提到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
  • 邓世昌的妻子是谁?他的后代是谁?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
    08-17 邓世昌
  • 黄海海战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敌舰艇!
    黄海海战邓世昌是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战争英雄,邓世昌家里三代为官,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一位永远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1894年9月15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当时日本的联合舰队一起向邓世昌所在的定远舰开炮,定远舰由于装备老
    07-31 邓世昌
  • 海军将领邓世昌为何选择殉国?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简介中提到他于1894在甲午海战中逝世,是我国近代海军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简介提到他祖籍是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中成为致远号巡洋舰的管带,1894年9月在中日海战中为国捐躯。邓世昌剧照清朝末期李鸿章为了建设北洋水师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