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史学界眼泪,康熙是一个千古伟人,创造了康乾盛世,为中华文明发展立下了惊天之功,故而被誉为“千古一帝”。其中有一条值得大书特书,就是康熙有别于传统帝王,他非常喜欢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说康熙帝是历代帝王中对科学最重视、最感兴趣的一位。事实真是如此吗?
就小编看来,康熙喜欢科学知识,实际上目的性非常强,动机不纯。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在铁血大帝康熙时代,不仅根本没有什么科学知识推广流传,而且还扼杀了中国人的科技创新。
一,军火专家戴梓被康熙弃用!
戴梓(1649~1726),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戴梓博学多能,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曾制造了“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和“威远将军炮”(“子母炮”)。
他曾轻松仿制比利时的大炮,让南怀仁惊讶不已,后来这种大炮在平定准葛尔叛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后,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把机关枪,即“连珠铳”。
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戴梓不仅没有得到喜欢科学的康熙重用,反而被流放到宁古塔,最终晚年才得以回归。
康熙经历过大炮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俄国人打过雅克萨之战,应该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可惜康熙却丝毫不重用戴梓,可见康熙眼光和学习科学的动机,肯定不纯。康熙下旨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此事不准行。”明知西方船坚炮利他就是不准备改进。
二,外国传教士如何评价康熙喜欢科学?
虽然康熙手不释卷,爱好科学知识,但是他的学业成就被夸大了。在皇宫中供职三十年之久,并在1718年为康熙皇帝刻制一副中国地图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回忆道,康熙皇帝自负精通音律,更擅长数学,但实际上他对音乐一无所知,对数学和科学也只是略懂皮毛,他仅仅是对这些有兴趣而已。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说:“康熙对于数学仅略窥门径,音乐则更茫然无知”。或许,正因为他只知道皮毛,甚至可以说是无知,所以才无法理解科学带来的力量。如此一来,他不推广科技就可想而知了。
三,康熙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不纯!
对于康熙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一直为铁血大清宫廷服务的南怀仁有着显著的说服力。南怀仁说“他通过这件事……便在其周围的贵人面前,能夸示自己的学问而得意!”实际上,就是通过学习西学,大大提高满族人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对汉人形成心理优势。
李光地记录:康熙说“你们汉人全然不晓得算法,惟江南有个姓梅的他知道些。他俱梦梦。”意思是你们这些汉人大臣都不懂算法,即便姓梅的,也只是有很多幻想,并不懂。但问题是,康熙一直不召见姓梅的这个人,直捣10多年之后,他感觉学有所成,感觉能在算法上鄙视姓梅的,才召见他!
四,科学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科学是否正确,要看康熙脸色!
有人给康熙看《阿尔热巴法》代数新法,康熙不喜欢于是不准颁行。除了算学、天文之外,康熙对于采矿、冶金、机械是很少涉猎的,甚至几乎不懂。在他的时代,也曾颁布过禁矿令,就是不让挖矿。
可以说,在科学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要根据康熙的观点来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