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共两党领导人曾经在重庆举行会谈,并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双十协定》,但就在1946年,国共双方在今天湖北、河南两省交汇处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全国国共内战就此打响。
1946年的春夏时期,在中国东北地区,白崇禧被蒋介石派到这里指挥战斗,并且指挥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人击溃了林彪的部队,迫使林彪向黑龙江省北部转移。在取得东北战役的胜利后,白崇禧飞回南京向蒋介石建议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的主力,彻底拿下东北三省,但就在此时,因为美国施加压力,加上蒋介石对局势判断的失误,下达了停战的命令,在东北林彪部队得到喘息机会。
1948年,同为桂系军阀的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白崇禧也被国防部任命为“华中剿匪总司令”,起初,对于华中地区的作战,白崇禧建议将总部设在靠近南京的蚌埠,依靠地形优势准备进行长期作战,同时指出中原地区的军队要统一指挥,不可分割使用。但是,这样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最终蒋介石将“华中剿总”总部设在了汉口,而另一处剿总设在了徐州,由军事指挥能力一般的刘峙出任总司令。在得知任命情况后,白崇禧做出了“中原大军分割使用,将来必败无疑!”的判断,并拒绝到汉口上任,直到最后在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才勉强赴任。
随着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失利,何应钦、顾祝同等人建议由白崇禧兼任徐州剿总司令,统领两个“剿总”对抗解放军的进攻。当白崇禧接到调令后,曾经准备接受任命,但是当他发现徐州“剿总”把军队沿铁路一字排开、当地的邱清泉、黄百韬、李弥等人也素无渊源,难以指挥后,便拒绝了这项任命。
后来,淮海战役(国民党成为徐蚌会战)中国民党军队接连失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几乎丧失殆尽,他曾经命令白崇禧出兵援救,但白崇禧始终“按兵不动”,让蒋介石大为恼火!1954年,台北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会上,有代表就这件事对白崇禧发起了弹劾案,当时白崇禧进行了书面答辩,却赢得了在场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最终这件事也没有对白崇禧造成致命打击。
白崇禧的儿子、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对于这件事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父亲做出拒绝指挥徐蚌会战,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艰难,但事后看来也最明智的一次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