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

   2022-12-02 养生之道网0
核心提示:一、寒食节的概述二、寒食节的由来三、寒食节的历史发展四、寒食节的习俗五、寒食节的神话传说六、寒食节的节日禁忌寒食节的概述1、概述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

文章目录

一、寒食节的概述
二、寒食节的由来
三、寒食节的历史发展
四、寒食节的习俗
五、寒食节的神话传说
六、寒食节的节日禁忌

寒食节的概述

1、概述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2、别称

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

3、节日时间

每年公历清明节前一二日

4、节日起源

祭祀

5、节日活动

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6、节日意义

为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

寒食节的历史发展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是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的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节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惊蛰
    惊蛰
    一、惊蛰的概述二、惊蛰的由来三、惊蛰节气意义四、惊蛰的时间结算五、惊蛰的天气特征与农事活动六、惊蛰的习俗七、惊蛰的诗词惊蛰的概述1、节气概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12-17
  • 寒露
    寒露
    一、寒露的概述二、寒露的由来三、寒露节气意义四、寒露的时间结算五、寒露的天气特征与农事活动六、寒露的习俗七、寒露的诗词寒露的概述1、节气概述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
    12-17
  • 光棍节
    光棍节
    一、光棍节的概述二、光棍节的由来三、光棍节的习俗四、光棍节的各国习俗五、光棍节的社会影响光棍节的概述1、概述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
    12-16
  • 除夕
    除夕
    一、除夕的概述二、除夕的由来三、除夕的历史发展四、除夕的习俗五、除夕的神话传说六、除夕的节日禁忌除夕的概述1、概述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
    12-10
  • 端午节
    端午节
    一、端午节的概述二、端午节的由来三、端午节的历史发展四、端午节的习俗五、端午节的神话传说六、端午节的节日禁忌端午节的概述1、概述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
    12-10
  • 清明节
    清明节
    一、清明节的概述二、清明节的由来三、清明节的历史发展四、清明节的习俗五、清明节的神话传说六、清明节的节日禁忌清明节的概述1、概述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12-08
  • 哥伦布日
    哥伦布日
    一、哥伦布日的概述二、哥伦布日的由来三、哥伦布日的习俗四、哥伦布日的各国习俗五、哥伦布日的社会影响哥伦布日的概述1、概述哥伦布日(Columbus Day),又称哥伦比亚日,日期为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一些美洲国家的
    12-05
  • 风车日
    风车日
    一、风车日的概述二、风车日的由来三、风车日的习俗四、风车日的各国习俗五、风车日的社会影响风车日的概述1、概述风车日:风车,荷兰的标志,据传世界第一座风车就是由荷兰人于1408年发明的,在这个着名的“风车王国”里,曾有9000多座风车
    11-27
  • 破五节
    破五节
    一、破五节的概述二、破五节的由来三、破五节的历史发展四、破五节的习俗五、破五节的神话传说六、破五节的节日禁忌破五节的概述1、概述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
    11-26
  • 上元节
    上元节
    一、上元节的概述二、上元节的由来三、上元节的历史发展四、上元节的习俗五、上元节的神话传说六、上元节的节日禁忌上元节的概述1、概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
    11-22
点击排行